抗疫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的实践
发布日期:2020-11-12 09:45:08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王我 浏览次数:

         

 况利                                                    王我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医务工作者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隔绝病毒的墙。既然是血肉之躯,医务工作者在同时面对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巨大压力时,心身状态就容易失去平衡,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个别人甚至会患上精神疾病。笔者团队疫情期间对重庆市1200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的心理筛查结果显示:有焦虑症状的占23%,其中有中重度焦虑症状者占3.4%;有抑郁症状的占30%,其中有中重度抑郁症状者占3.6%;有躯体症状的占47%,其中有中重度躯体症状的占20%。以上结果可见:心身症状在抗疫医务工作者群体中是非常普遍、异常突出的状况。

面对不可预期、威胁生命、早期不可控制的新冠肺炎,面对早期医疗资源匮乏、工作强度巨大的现状,医护人员倍感紧张、压力和焦虑,且大多数人难免出现担心自己被感染或导致家人感染的心理担忧;身体疲劳、精力差、躯体不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决断力受限;易怒、抱怨和苛责他人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评估,发现高危人员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以帮助医护人员尽快恢复心身平衡状态。


真实案例

周女士,女,32岁,奉节县某乡镇卫生院医师。她在疫情发生后,被抽调参加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长期处在疫情调查第一线,经常到确诊者或疑似感染者家中调查,工作责任和压力大,常常夜以继日工作,有时还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睡眠严重不足,有时非常疲乏却无法入眠,感到身心疲惫,常常心悸、胸闷,全身腰酸背痛,有时会头痛不适,食欲缺乏,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仅仅1个多月体重就减轻了将近5kg。她有时甚至会想,还不如让自己感染病毒,这样就能好好休息一下。与咨询师通话时,周女士声音疲惫,表示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网络量表筛查:PHQ-9:中重度,GAD-7:重度,PHQ-15:重度。

干预过程:按照重庆市的统一部署,笔者团队对医务人员尽可能进行心理普查,先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进行线上网络心理筛查,对3个自评量表结果为中度以上的医务人员,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免费电话咨询。根据实际情况,将每次咨询时间控制在15~30 min。

(1)第一次电话咨询,首先共情,建立信任。倾听周女士的倾诉,帮助其建立积极心态,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推送放松训练的音频,鼓励通过肢体的放松来逐步调节心情;推送适合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自我催眠音频“内在生命力”,从内心逐步增强战“疫”的信心。

(2)第二次电话咨询,周女士首先反馈放松训练和进行自我催眠音乐后,身体疲倦得到缓解,头晕、心悸、胸闷的症状开始缓解,睡眠明显好转。咨询师再进一步帮助其寻找其自身的资源:坚持了一个多月说明其生命力顽强和坚韧;家人对其的全力支持和理解,以及家人期待她的归来,是她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周女士感到内心有了更大的动力,坚持工作。推送睡眠保健操。

(3)第三次电话咨询,周女士说话语气较之前轻松,情绪稳定,能平心静气地述说,坚持每天做放松训练和睡眠保健操,睡眠也变得深沉,白天疲惫感减轻,自觉心里不再焦躁不安,身体的不适感明显缓解,食欲也开始变好了。近期疫情程度减轻,工作量也减少,回家的日子指日可待,更加坚定了周女士的信心。

心理干预效果:来访者情绪明显好转,睡眠好转,各种躯体不适也明显缓解,能坚持工作,对咨询师非常感谢。网络量表复测:PHQ-9:轻度,GAD-7:中度,PHQ-15:中度。


疫情下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方案

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笔者团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活动。

1. 救援前的岗前培训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在一线救援医务队员里,除了常规临床专业学科医生外,还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精神科医生,在初期既能协助处理患者的临床精神病学相关问题,又能应对患者、医护等人员在医疗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心理问题。在疫情平稳时,精神心理工作者再行处理医护人员的创伤、内化行为等深层次问题,力争做到早介入、早干预。岗前培训内容建议:除了基本的传染病防护知识,还应当包括应激反应相关知识、疫情应对的心理准备、自我心理防护与保健、医患沟通技巧、团队互助和心理自助方法等。

2. 救援中的心理干预

救援中的医护人员,身体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常会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悲伤的情绪,有时会觉得无助、压抑,甚至耗竭,在面对患者死亡时会有很强的挫败感或自责。另一方面还担心家人无人照顾,怕家人被感染。因此,要及时评估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适当释放蓄积的情绪、改变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寻找各种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重获对生活的自主控制,减轻痛苦,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1)动态心理评估: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的评估。

(2)根据心理状态,分层进行心理干预。①对于测试结果正常的群体,继续追踪随访。②对于测试结果轻度异常的群体:提供心理支持热线或者网络咨询平台,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连线咨询。根据医护人员不同的情绪反应,定期推送放松训练、临床催眠、正念练习、睡眠保健操等心理自助音频和视频。定期追踪心理健康状况。③对于测试结果中重度异常的群体:心理干预者应主动联系重度异常的个体,除了第二点的内容,还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可以采用个体或团体心理干预的方式。持续2周症状不缓解且影响工作者,需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治,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有自杀意念的个体或紧急状况时,需要重点评估,给予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并及时向精神科转介。每周追踪心理健康状况。

3. 救援结束后的心理干预

医务人员从救援一线岗位上退至后方后,需要14d的隔离以及一定时间的调整,才能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规律。

(1)自我隔离期:在隔离期的医护人员会体验到孤独感,有的医护人员仍会闪回在疫情期间的事件和感受,可能存在悲伤、自责、失眠、噩梦,担心自己感染等焦虑情绪,以及各种心身反应,心理仍然处于失衡状态。这一阶段的干预要点是学会与情绪共处,与救援过程及负性情绪作别,增强家庭、社会等支持力量。

(2)回归正常生活后2周:做到正常作息、自我关怀、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有亲人丧失的医护人员,根据需求开展线上或线下哀伤辅导。持续进行动态的心理评估。

(3)救援结束后1个月:继续随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重点筛查是否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

(4)救援结束后半年:重点关注前期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医务人员,持续对这一群体进行心理支持工作。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35卷第20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