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腔粘连还能怀孕吗?这个病到底该怎么治? | |||||
|
|||||
子宫是女性体内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它决定女性的月经是否正常、怀孕是否顺利。然而,子宫也是脆弱且敏感的器官,一些子宫腔内疾病和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子宫腔内手术可能让子宫腔内部粘连到一起,使得女性反复流产或不孕。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粘连,发生后又该如何治疗呢? 一、子宫变“迷宫” 既往疾病或子宫腔操作,如子宫内膜感染、盆腔部位接受放疗、多次人工流产、子宫腔手术等都有可能损伤到子宫内膜。受伤的子宫内膜若被感染,会导致基底膜出现缺损。这样一来,子宫腔在修复过程中就会以各种形式粘连在一起,让子宫内部变成“迷宫”。 子宫粘连一般发生在子宫腔的中央或边缘部。子宫腔发生粘连后会整体缩小,子宫腔倒三角形消失及双侧输卵管开口被遮挡。 目前,随着子宫腔手术人数的增加,子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子宫腔粘连并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可以选择宫腔镜下子宫腔粘连分离手术作为治疗手段。 二、宫腔镜手术打通备孕道路 宫腔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治疗的仪器,可以直视子宫腔内部的情况。在宫腔镜的帮助下,医生能够明确粘连的部位和范围,并通过分离和切除等操作,将子宫腔恢复至正常状态。 (一)术前准备 1. 服用雌激素 医生会在术前让患者服用一些雌激素。雌激素可适当增加子宫内膜的生长,避免手术操作对子宫内膜的进一步损伤。同时,患者还要服用一些可以扩张血管的药物,避免服用过多的雌激素造成血栓,同时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状态。 2. 子宫颈的预处理 在手术前,医生会采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棒、导尿管等。术前经子宫颈插管,让子宫颈扩张起来,便于接下来的手术操作。除子宫颈扩张棒,还可以应用子宫颈软化药物,如间苯三酚,也能起到扩张子宫颈的作用。 (二)术中处理 1. 避免对子宫内膜的二次伤害 在手术时,医生会尽量选择机械能的剪刀或镜体钝性分离,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子宫内膜不受损害。如果必须采用电能时,选择低能量电极速战速决,以免损伤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 2. 腹部B超监测 在B超监测下,医生可以清楚宫腔镜前行的程度,有利于尽快结束子宫腔粘连手术,避免子宫穿孔。 (三)术后处理 1. 二次探查 宫腔镜子宫腔粘连切除术,术后常规在第一、第三个月进行二次探查。由于术后子宫内膜受到的创伤会修复成瘢痕,二次探查能去除手术造成的瘢痕。 中重度子宫腔粘连术后创面大,没有足够的内膜覆盖,术后1~2个月更容易再次粘连。因此,术后必须进行二次宫腔镜检查。 2. 物理屏障 为了避免术后再次出现粘连,术后会在子宫支架。这个支架可在二次探查时取出;也可以在子宫内置入交联的透明质酸等药物;或者放置新鲜羊膜,亦或者放置缓释吲哚美辛的宫内节育装置,均可以避免子宫再次粘连。 3. 药物配合 术后要服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术中的情况和患者的月经量来决定。 三、术后可以怀孕吗 手术康复之后,患者就可以开始备孕了。 轻度子宫腔粘连且未合并子宫腔以外病因的患者,可以在术后尝试自然受孕或人工授精,而中、重度子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厚度达7毫米以上的患者,就需要考虑是否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不过遗憾的是,就算进行了宫腔镜子宫粘连分离手术,也没办法保证术后的妊娠率为100%。 相关文献显示,子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其在宫腔镜术后的妊娠率为34.9%~62.0%,而重度子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妊娠率为20.0%~43.4%。部分孕妇在妊娠期可能会出现出血、胎盘残留等产科异常病理状况。 因此,子宫腔粘连术后妊娠被视为具有高度流产危险和胎盘异常的高危妊娠,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胎盘和子宫情况,防止并发症出现。 与其在子宫粘连后寻求手术治疗,不如一开始就保护好自己的子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子宫腔操作,预防子宫腔粘连的发生。而发生子宫腔粘连后,应及时就医,争取在粘连程度较轻时得到治疗。 作者:张 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审核:冯力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教 授 主任医师 妇产科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