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过期妊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期妊娠(ICD-10:048)
且宫颈成熟(改良Bishop评分≥6分),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以末次月经计算:停经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
2.根据排卵日计算:根据基础体温提示的排卵期推算若排卵后280日仍未分娩者。
3.B超检查确定孕周:妊娠5-12周内以胎儿顶臀径推算预产期,妊娠12-20周内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推算预产期。
4.其他:妊娠最初血、尿HCG增高的时间、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以及早孕期妇科检查发现的子宫大小均有助于推算预产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1.应当尽可能避免发生过期妊娠,争取妊娠足月时分娩。确诊过期妊娠的患者,应当根据胎盘功能、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2.引产:妊娠已达41周或过期妊娠的孕妇应予引产,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引产前促宫颈成熟:引产前应当常规进行宫颈评分,宫颈Bishop评分<6分,引产前应当给予促宫颈成熟治疗。
(2)引产:对宫颈成熟,Bishop评分≥6分且胎头已衔接者,采用催产素静滴引产。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护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
(四)标准住院日4-8天 .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048过期妊娠疾病编码,且宫颈成熟(改良Bishop评分≥6分),并最终阴道分娩。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当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血型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查者);
(4)心电图(孕期未查者);
(5)B超(胎儿生长测量、羊水测量)和胎儿监护。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胎儿脐动脉S/D比值、阴道分泌物常规、交叉配血、大便常规等。
(七)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式选择。
用于Bishop评分≥6分患者,行人工破膜术及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术。
(八)产后住院恢复3-5天。
1.可以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酌情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执行。
(九)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引产成功后进入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引产失败或引产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2.子宫复旧不良,出现阴道流血过多、产褥感染并发症,切口延期愈合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过期妊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期妊娠(ICD-10:048)
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4-8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4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查体、完成初步诊断 □ 完善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 加强心理辅导 | □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阴道分娩注意事项 □ 签署相关医疗文书 □ 引产 □ 观察临产征兆及产程进展 □ 加强产时监护 □ 接生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产前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饮食 □ 间断吸氧 □ 每4-6小时听胎心 □ 自数胎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常规 □ 凝血功能 □ 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查者) □ 肝肾功能、电解质 □ 胎儿监护 □ B超 □ 心电图 | 长期医嘱: □ 产前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饮食
临时医嘱: □ 人工破膜 □ 催产素点滴 □ 胎儿监护 □ 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会阴部清洁 □ 阴道分娩心理护理 □ 测体温、脉搏4次/日 | □ 阴道分娩心理护理 □ 测体温、脉搏4次/日 □ 观察产程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3-7天 (产后第1-5天) |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医师查房(体温、脉搏、血压、乳房、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性状、会阴等改变),确定有无感染,多次引产者注意避免产后宫缩乏力引起大出血 □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 医师查房,确定子宫复旧及会阴切口、哺乳等情况 □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及出院记录 □ 开出院医嘱 □ 通知产妇及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阴道分娩后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饮食 □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 会阴清洁2次/日 □ 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 □ 促子宫收缩药物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 血常规、尿常规 □ 会阴清洁2次/日 □ 会阴切口护理 □ 观察产妇情况 □ 指导产妇哺乳 □ 产后心理、生活护理 □ 健康教育 □ 测体温2次/日 □ 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性状 □ 新生儿护理 | □ 出院指导 □ 新生儿护理指导 □ 出院手续指导及出院教育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