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J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16年)及《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连续7日,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 [(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16年)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选择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5支气管哮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D-二聚体、脑钠肽、心肌酶谱、出凝血检查。

(4)动脉血气分析。

(5)痰细胞学检查(细胞分类,找瘤细胞),痰涂片细菌检查(普通、抗酸、真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6)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7)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心电及脉氧监测、胸部CT、鼻窦CT、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测定、呼出气NO测定、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血细菌培养、病原学检查(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自身免疫抗体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氧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合并症及其他对症治疗,如祛痰治疗、心功能不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

2.按需使用缓解药物: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短效茶碱等。

3.选择适当控制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色甘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剂量的药物等。

4.抗过敏药:根据病情选用。

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6.确定有感染或很可能有感染时,可应用抗感染药物。

7.并发气胸的外科治疗等。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肺功能较前恢复(PEF或FEV1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70%)。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诊疗过程中发现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随时退出本路径。
二、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J4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标准住院日:7-14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度分级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开化验单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白三烯调节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RP、血气分析、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适时)

       血清过敏原总IgE及特异性测定、胸部CT、鼻窦CTFeNO、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病原学检查等(必要时)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根据病情调整药

临时医嘱:

       症治疗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必要时)、肺功能

       异常指标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情况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指导雾化治疗、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指导峰流速仪使用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住院第7-14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

     制定出院后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

 

长期医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氧疗(必要时)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临时医嘱: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出院医嘱:

     制定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出院带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指导雾化治疗、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附件: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2017县医院适用版).doc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