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开放 交流 发展 中华医学会改革开放40年掠影(1989—1993年)
发布日期:2019-01-29 10:26:39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1989—1993年,中华医学会的整体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会员发展到近30万,并发展了部分专科会员和资深会员;专科分会发展到75个; 省、地、市(县)级分会386个。新创刊10种期刊,刊物总数增加到57种,1988—1991年国家和卫生部颁发的发明奖中,医学项目论文82%首次发表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中华医学会是中国科协系统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社团之一。

 

 1989年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致函祝贺,大会通过了《关于控制吸烟问题的决议》,陈敏章任会长,钱学森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 第一届国际全科/家庭医学会议在北京召开,137名境外代表出席,以谢维铨为首的台湾家庭医学代表团一行53人与会,是台湾当局正式批准的第一个到大陆的医学代表团。

● 中华医学会发起和创办的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成立。

●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等学会成立。

● 中华风湿病学会加入亚太地区抗风湿联盟。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


 1990年

● 全国健康道德学术研讨会举行, 就健康道德的概念和意义、健康道德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中华医学会召开首次委托杂志工作会议,总结自1978年采用委托办刊形式以来的规律和经验。

● 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和台湾骏纬公司合作录制出版大型系列试听教材《中国针灸学》。这是海峡两岸针灸界和医学试听界首次合作制片。1996年,在第四届世界针灸联合会大会上该教材荣获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针灸联合会和美国针灸学会联合颁发的金奖。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创刊。

●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等学会成立。

● 中华儿科学会加入亚太儿科学会。


 1991年

● 中国科协主办、中华医学会承办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研讨会召开,会议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建议”。其中,“尽快将肝炎纳入计划免疫”被卫生部采纳并向全国推广。

● 为配合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的落实,中华医学会组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医学影像学5个专业,研究制定了5个专业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实施细则”和“住院医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

● 民政部在《人民日报》刊载社团登记公告称,中华医学会已于1991年9月核准登记,登记证号为0071。民政部同意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会对外学术活动中继续使用“中华医学会**学会” 和“中华医学会**分会”的名称。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学会成立。

● 中华病理学会加入国际神经病理学会。


 1992年

● 中日医学大会召开。这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第一次大型学术会议, 1100多名日本学者和2400多名中国专家,按34个专科分别在41个会场,宣读论文1356篇。李鹏总理为大会题词“加强中日医学交流,促进两国人民友谊”。

● 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7种杂志分获一、二、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获奖比例位居全国各类科技期刊的前列。

● 受卫生部委托,1992年起中华医学会承担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工作。

●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会等学会成立。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杂志创刊。


1993年

● 在中国科协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牵头联合16个全国性学会和12个省级科协,在厦门召开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与对策研讨会,提出了综合整治的科学方案,并向中央建议制作疫苗,以防因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可能伴发的血吸虫病流行。

● 着手进行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专科医师资格认可的研讨和论证,拟定了《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草案)》。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学会的一项主要任务。

●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会等学会成立。

● 《健康世界》等杂志创刊。


(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33卷第2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