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唱战歌 走进消化内镜新时代——中华医学会2019中国消化内镜学年会回顾
发布日期:2019-10-28 15:41:45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刘浩生 邢辰 浏览次数: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消化内镜学年会于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设立了1个主会场、1个青委论坛,28个学组/协作组专题分会场,13个专题会议;会上进行了新一届28个学组/协作组成立仪式,开展了7场主会场大会讲座、278场分会场专题学术讲座,实时手术转播112台,内容丰富多彩,凸显了“创新、发展、驱动”的理念,吸引全国各地同道4000余人参会,是国内消化内镜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年会上有哪些亮点?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本刊将系统回顾本次年会中的精彩瞬间。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吹响消化内镜新时代行动号角

本次开幕式的致辞环节,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李国勤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教授为分会和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国勤书记认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成立虽然不满3 0年,但已经成为我国消化领域影响广泛,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组织。如今,通过我国全体消化内镜专家的努力,消化内镜学科架构趋于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初步完成,诊疗技术日益规范化,众多新技术和新理念被广泛应用,临床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 我国消化内镜专业人才缺口大, 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早诊率低, 产品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全体同仁努力攻破;在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多学科联合诊疗和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国产内镜器械创新和研发方面,还亟待加强。对于如何破“镜”而出,李国勤书记提出了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健康中国战略是我们发展的契机,并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工作大局,秉承中华医学会的办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相信在广大消化内镜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消化内镜事业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令狐恩强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消化内镜前辈们所做的巨大贡献:“历代先哲栉风沐雨,才开创了我国消化内镜事业。我们要传承前辈们‘敬畏生命,大爱无私’的理念,贯彻前辈们‘谨慎对待每一个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患者的生命’ 的行为方式,这将成为分会发展的风向标。在实际行动中,消化内镜学分会全体同仁应该不计个人得失,乐于传承,大爱无私, 甘于奉献,要积极响应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加入到消化内镜扶贫的各个环节中去,并将中央精神和医者的爱心送到祖国各地,送到每一位患者心里”。

开幕式的最后,一曲由分会全体专家合唱的会歌《镜中乾坤》,同战歌一般,号召所有的消化内镜人一起“奋楫扬帆再启航,圣手仁术勇担当”, 要让“镜中乾坤令病魔魂飞胆丧”,要“笑傲寰宇看我辈技冠群芳”,还要“不忘初心,救病患一如既往,砥砺前行,保众生安康”!

 

大会报告:指引消化内镜发展的新方向


 

李兆申

李兆申院士: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消化内镜医生

回顾消化内镜40年发展历程,李兆申院士用进步快速、成绩斐然作为总结;面对消化内镜的未来,李兆申院士表示虽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十分光明。目前,我国消化内镜发展现状为:(1)发展迅速,但全国技术水平不均衡;(2)临床需求巨大,但内镜医师缺口大;(3)个别领域水平全球领先,但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总而言之,消化内镜技术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优秀的消化内镜医师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

基于此,李兆申院士分享了我国的经验:在吸取了国外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制度的优点后,我国初步建立了消化内镜医师培训模式。2017年5月,我国首个内镜医师培训学院成立,该学院在组织结构上主要分为3 级,即主管及指导机构、专家委员会、执行单位。培训采取导师制,培训学员需要参加为期4个月的脱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网络学习、模拟操作、实际操作、资质考核、继续教育。其中,考核合格者颁发消化内镜医师证书。该模式的建立将引导消化内镜医师资质向上岗制度转变,并建立符合国情的消化内镜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师资队伍、覆盖全国的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以及高级消化内镜技术培训中心。此外,李兆申院士认为,具备完善专业技术仅仅能被称为一名合格的消化内镜医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消化内镜医师,要同时具备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医者仁心在消化内镜医生的职业生涯中尤其重要。报告最后,李兆申院士带领参会代表重温《中国内镜医师宣言》,告诫同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向一名优秀的消化内镜医师而奋斗不止。

 

  

令狐恩强

令狐恩强教授:消化内镜的时局与任务

令狐恩强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消化内镜分会的时局与任务:以普及内镜筛查、优化内镜服务、完善消化内镜细节保障、建设优良消化内镜诊治环境、发展消化内镜相关产业,加快全面推进中国消化内镜建设,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消化系统健康的消化内镜诊疗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消化系统健康的消化内镜诊疗体系。为此,令狐恩强教授指出,应该开展以下相关的工作:(1)加强人才和多科学团队的建设。(2)构建从儿童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消化内镜全周期覆盖的保障体系。(3)需要从预防(筛查、癌前病变干预、炎症处理)、诊断(多种手段实现全方位诊断)和治疗(以超级微创理念出发点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3个层面构建消化内镜诊疗新体系。

面对我国防控形势严峻的消化道肿瘤,令狐恩强教授强调:消化道肿瘤是分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是消化领域同仁迫在眉睫的任务。对此,令狐恩强教授强调:(1)应该从消化道癌的生物学特性上寻找答案。(2)贯彻肿瘤诊治新模式,即将肿瘤的诊治时期,由因病就医提前到无症状期,并将消化道癌治疗变为以“内镜下切除为主,外科手术为辅,放化疗为补充”的新模式。(3)手术操作一切向着“超级微创” 的方向发展,即外科手术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人的自然生理状态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20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