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六)
发布日期:2019-10-31 15:00:37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多项专利   显著降低PC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冠状动脉(冠脉) 狭窄好发于血管弯曲部内侧及分叉处的外侧缘,易形成分叉等复杂病变,而针对冠脉狭窄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为解决以上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的陈绍良教授带领团队历时10年,开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技术的研究”项目,对冠脉分叉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流体力学影像学等长期临床研究,集成发明了双对吻挤压(DK)术显著降低了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荣获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开展了冠脉血流异常致内皮切应力(ESS)降低促发冠脉分叉病变的机制及干预研究。(1)PCI术后ESS梯度决定预后: 传统认为低ESS或震荡流是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项目组首次报道药物洗脱支架后跨分叉开口ESS梯度增大与支架内再狭窄率正相关,为优化PCI术式和预测术后不良事件提供证据。(2)低ESS和ESS梯度增大激活蛋白激酶B(Akt)和促炎因子释放:扩张血管的一氧化氮主要由PI3K-Akt-eNOS通路合成,项目组研究发现异常ESS通过IKKε/TBK1促进Akt 表达的同时,还能促进eNOS脱偶联、增加O2产生、激活STAT1/ IRF-3/VCAM-1,从而加重炎性反应,而伊伐布雷定及盐酸小檗碱可抑制上述靶标而减轻冠脉病变,为临床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组发明DK技术并开展系列国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研究证实了DK术的有效性。(1)发明DK技术:项目组通过有效降低ESS梯度,显著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10年的系列DKCRUSH(Ⅰ~Ⅶ)研究揭示了DK技术是治疗分叉病变的最佳PCI术式,极大地改善患者术后1年的预后。(2)长期(术后3~5年)随访研究证实DK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项目组通过研究结果确定DK术显著减少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证实了该技术的长期安全性。(3) 建立了以NERS和DEFINITION 为代表的系统性危险评分体系: 项目组在大数据基础上建立了NERS评分系统,为精准筛选适合PCI术治疗的左主干病变患者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在多中心注册大数据的基础上将分叉病变区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类型, 确定了双支架术,尤其是DK技术适用于复杂分叉病变的治疗,为分叉病变介入策略选择这一困惑国际冠心病治疗领域多年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项目组还有了冠脉腔内影像学研究新发现。(1)不稳定病变主要位于分叉的近端:近端为ESS异常增高区域,该区域内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它可能是影响PCI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不稳定分叉病变的进展。(2)血流储备分数(FFR)引导显著改善PCI术的近-远期疗效:发现IVUS测定的MLA<3.2 mm2与FFR<0.80相关性好,FFR引导分叉血管PCI术可显著减少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数量,而PCI术后即刻FFR能够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3)项目组还研发出新型分叉病变专用支架, 目前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

项目组发表代表性SCI论文20篇,2篇论文获Journal of the 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 杂志年度精华文章,项目组代表多次受邀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作主题发言并现场手术教学演示。研究成果获国家授权专利5项,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列入了国际指南和共识,显著提升了中国心血管研究在国际心血管领域的影响力,体现了较高的科学价值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五年潜心研究   规范HIV/HCV共感染诊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徐小元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开展的“HIV/HCV共感染及HIV 单独感染者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研究”项目荣获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项目耗时15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支持下,围绕HIV/HCV混合感染者的特征及HIV细胞嗜性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项目发表代表性SCI论文20篇, 多次组织国内HIV、HCV研讨会,使HIV/HCV混合感染者的规范诊治、HIV-1细胞嗜性与疾病进程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医院得以推广。

 

研究成果

1.HIV-1/HCV混合感染人群天然耐药状况研究

研究分析了我国HIV/HCV混合感染人群HIV耐药情况,首次获得了我国HIV/HCV混合感染人群中HCV对Simeprevir和Faldaprevir的天然耐药数据,为耐药监测及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大大降低了抗病毒治疗失败的风险,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2.HIV/HCV混合感染人群HC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研究

通过10万高危人群大规模横断面调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男男同性恋(MSM)队列。研究获得了河南、广西两省HIV/HCV混合感染者感染途径及HCV基因型分布数据,提示应高度警惕HIV-1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现象,HCV-RNA检测有助于明确HIV/HCV混合感染者的现症感染情况,高危人群分布特征具有地域性。对该地区乃至全国HIV/HCV混合感染高危人群筛查、疾病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辅助受体的抗HIV-1基因治疗及HIV-1细胞嗜性研究

发现含有CCR5、CXCR4反义RNA有抗HIV-1感染的可能,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的新靶点。

4 .HIV-1感染急性期辅助受体的使用与疾病进展相关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我国男男同性恋疾病快速进展者的特征:HIV-1AE亚型病毒感染、X4及R5X4双嗜性病毒株,为该人群疾病快速进展的标志,这就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类高危人群、及早对其开展治疗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还提示HIV-1感染早期可使用X4作为辅助受体,这就为以辅助受体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发及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结果在新药研发、疫苗设计及预防用药方面具有较重要意义。 

5.在ART治疗过程中及HIV感染早期,CD4细胞亚群变化与疾病进展相关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检测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CM细胞的方法,可以作为反映治疗早期免疫重建的指标,该方法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4周时即可判断患者免疫重建是否失败,较以往以CD4+T细胞作为免疫重建的判断指标,提早了半年时间。而且该检测方法容易掌握、可靠性好、准确性高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该研究对于免疫重建失败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理解HIV的致病机制亦十分重要。(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左舒颖整理)(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8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