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迎挑战 再启航 续辉煌——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
发布日期:2019-11-15 15:34:06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刘浩生 浏览次数:

  2019年,不论是对于新中国而言,还是对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来说,都足够特别,不仅是因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生日,也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新一届委员、学组成员在换届后的首次亮相,并进行了青年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选举工作。

10月11日,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学者以及5000余名同道相聚沈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皓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今年恰逢新中国七十华诞,70年来, 中国耳鼻咽喉科事业不断发展,学科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师资兴建、技术革新和学科建设带动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逐步向一流大学科发展。在新时期,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薪火传承,再续辉煌,迎接学科发展新的历程。


 会议现场

韩德民院士:医学人工智能新时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院士从人工智能(AI)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开始说起,全面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医学领域AI的发展情况。

韩德民院士介绍说,AI是研究用于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智能的一门技术学科。在我国国家战略支持下,AI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部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但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的AI开发存在过热和泡沫化的风险。

针对A I 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场景,韩德民院士认为主要包括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疾病风险预测、药物挖掘、健康管理、医院管理和辅助医学研究平台等。在听觉领域,AI可以适用于医师、听力师和听障人士等各个人群,但仍需要引导和创新。同时,韩德民院士也指出,AI是在人智慧基础上的再次提升和完善,但AI不能完全代表人。正如,开发新的临床诊疗技术首先是专家的智慧,然后是把专家的智慧同各种辅助诊疗的体系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强大、稳定、精准的诊疗体系。

韩德民院士指出:“我们要以大众健康为核心,以AI等新手段为支撑,使新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能够在新时代到来的过程中,尽快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是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从国家的角度给我们提出的历史新任务。大家要携起手来,关注新领域的发展,关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要能够和学科进步、人才培养和大众健康结合起来,一起成长。”

 

吴皓教授:听觉医学前沿创新技术及转化应用

吴皓教授在报告中指出, 得益于新技术、新设备,近年来听觉医学快速发展,在前沿创新技术及转化应用方面有以下突破:

(1)听觉环路解析。利用最先进的3D扫描电镜解析耳蜗的神经环路,实现高分辨三维电镜成像重构耳蜗神经环路,绘制听觉系统脑结构与功能图谱,全面揭示耳聋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可发现耳聋治疗新靶点。

( 2 ) 耳聋精准医学。通过建立耳聋生物样本库, 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实现耳聋的精准分类及诊断, 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耳聋预防和治疗方案, 结合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先进技术, 建立耳聋精准医学研究体系,最终实现耳聋发病率的降低和耳聋群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 3 ) 人工听觉技术。没有听觉脑干植入技术就不能完全解决耳聋问题,人工听觉脑干植入可解决听神经发育不良导致的先天性耳聋;超级3D植入体的磁体可在三维方向自动顺应磁场, 实现人工耳蜗植入的磁共振检测;新的人工智能耳蜗处理器将提升用户的聆听体验;人工智能耳蜗调机软件可以让患者体验更佳效果。

( 4 ) 听神经瘤诊疗。耳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内听道肿瘤;利用双镜联合实现肿瘤的完整切除;贝伐珠单抗治疗神经纤维瘤病2型的临床研究可实现听神经瘤的药物治疗。

( 5 ) 内镜在听觉医学的应用。内镜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耳内镜在中耳及侧颅底疾病治疗的应用范围,目前耳内镜不仅可以完成鼓膜修补, 还可以进行面神经减压,听小骨重建以及中耳腔病变清理等中耳手术。此外,目前耳内镜可以处理的范围扩展到内耳、岩尖还有桥小脑角,例如全耳内镜下内听道型听神经瘤切除。

(6)耳科机器人研发。手术机器人被认为是突破人手、人眼等生理局限的重要解决方案,耳科专用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耳内径路中耳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和微创颅底手术等方面。耳科手术机器人将在微型机器臂、多自由度、力反馈、整合内镜系统、整合神经监护发挥作用。

 

高志强教授:侧颅底外科的病变切除与功能维护

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高志强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强调:病变切除和功能维护是外科技术诞生以来,外科医生就必须面临的矛盾。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患者争取最大的治疗收益,体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的智慧和担当,但也与具体时代发展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面对挑战,高志强教授总结了现代颅底外科的特点: 侧颅底病变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成功手术常常意味患者痊愈,但多需要付出功能代价; 手术效果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明显相关;听觉重建技术(主动和被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听觉,但目前仅不到一半的患者应用该技术。

他同时也指出了当代颅底外科医生的使命:(1)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合理应用生命-病变-功能-外观的辩证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合理手术方案,为患者争取最大的治疗收益;(2)充分认识到外科技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特点,认识到人体生理限制对颅底外科发展的限制,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外科技术、器械设备、新材料的融合发展,外科医生有责任和优势不断完善颅底外科技术、器械设备、新材料,逐渐实现侧颅底病变彻底切除和功能完美维护。

 

倪鑫教授: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十年

小儿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首先回顾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历史,并指出咽喉头颈科学目前正在处于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近20年迅速起步。2003 年,开始组建小儿学组,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目前,中国儿童耳鼻喉头颈外科已扩充了儿童耳鼻咽喉的内涵,推行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业细化全面发展。

倪鑫教授将目前中国儿童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发展现状总结为4点: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诊治范围不断发生变化、疾病治疗日益规范化、手术种类不断变化。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个专业学科, 倪鑫教授也就目前的发展现状逐一进行了分析。

对于学科未来, 倪鑫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他认为,未来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将迎来专业学科设置细化的趋势,将生成头颈肿瘤外科、颅底外科、嗓音医学、耳鼻喉整复外科等多个专业亚学科。同时, 疾病诊治将更加规范化,即个体化诊断、精准化治疗以及规范指南制定。此外,临床还要加强罕见病临床实践与总结,加强学科人才培养,集中平台优势建立大数据网络,重视交叉前沿学科发展。

 

黄志刚教授:喉癌治疗策略

分会候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黄志刚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关注度最高的肿瘤, 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并形成了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主导的喉癌治疗体系。具体成绩包括:(1)外科治疗手术技术完善;(2)功能保全认识提升;(3)综合治疗理念发展与完善;(4)微创治疗起步与新技术应用、普及;(5)规范化治疗、随诊体系建立;(6) 相关基础研究深入。

目前喉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喉部肿瘤、局部复发肿瘤的治疗、区域淋巴结清扫和综合治疗,其中对早期病变的3种有效操作包括内镜CO2激光手术、开放性部分喉切除术和放疗。三种治疗方法从费用、初治局部控制率、功能保留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需要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黄志刚教授还简要分享其团队使用CO2激光治疗T1 病变的经验:喉癌治疗要坚持根治性切除优先原则,客观认识不同治疗方法优越性与局限性,积极进行治疗领域拓展与技术保障,并通过大范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来指导技术的发展。

 

王德辉教授:内镜下旁中线颅底区解剖及相关手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经验

  鼻科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对旁中线颅底区的解剖进行了讲解,并指出了该区域的重要解剖标志。目前,对于中线区颅底手术,耳鼻喉医生已经完全有能力进行前颅底区手术;中颅底区,王德辉教授建议联合神经外科共同进行;后颅底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对其经验较少,多为脊索瘤。后颅底区手术的主要难点是大范围斜坡区的重建。对于旁中线区的前颅底区手术主要难点是眼眶问题,对此目前讨论较多。针对旁中线中后颅底区的不同分区, 王德辉教授也进行细致的讲解。但在临床实践中,肿瘤并不会按分区进行生长。因此, 王德辉教授强调,手术要做到充分的暴露、大范围的切除。旁中线颅底区手术的并发症主要为手术后脑脊液漏、大血管损伤两种。因经鼻内镜下手术的门槛较高,投入、使用必要的设备具有必要性。


潘新良教授:喉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技巧

头颈学组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潘新良教授首先介绍了喉癌的手术治疗的历史发展,并强调,保留喉功能的喉癌手术技巧是基于对喉及喉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及理解。在具体手术方案的实施上,潘新良教授强调:(1)局部控制,确保3~5 mm黏膜安全切缘,重视解剖学边界;(2)重视肿瘤的立体界限,选择合适的入路;(3)环杓关节是否活动及喉软骨支是否有作用是保留喉功能的关键; (4)充分利用周围组织重建喉腔,避免过度破坏、切除正常黏膜组织。

此外,潘新良教授还对常用的各种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癌肿切除后的喉腔缺损可依据具体缺损的位置、范围和功能要求,并结合修复材料的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室带下移、会厌下移、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等方式。修复必须基于就近取材、有利于功能恢复、损伤小、操作方便的原则。(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20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