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妈妈梦” ——访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王建六教授
发布日期:2019-03-06 11:02:39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黄美清 浏览次数: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二是年轻化的趋势。王建六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及天津的科研团队,历经了十余年的时间进行子宫内膜癌发病微环境及分子机制研究,十年如一日,刻苦攻关,他们提出一个口号:“患了子宫内膜癌,仍然能当妈妈!”成全了许多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妈妈梦”。十年的科研之路,遇到哪些感人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科研精神支撑他们一路走下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王建六教授,为我们阐述了跌宕起伏的科研心路历程。


颁奖现场


肩负责任  创新科研 

谈及开展子宫内膜癌研究的初衷,王建六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了,这直接影响到年轻女性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医疗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医务人员,特别是妇科肿瘤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解 决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及年轻患者的生育问题。”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如果切除了子宫,永远不可能再生孩子,可能影响的不单是一个小家庭,甚至影响到小家庭相关的大家庭。解决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生育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具有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 

子宫内膜癌课题组对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展开系统深入研究,有两大突出创新之处。第 一,创造性提出子宫内膜癌的发 病机制是一个多元化的机制。王建六教授团队用心研究其发病机制,发现子宫内膜癌除了和雌激素相关以外,和糖尿病、高血 压、肥胖等也相关。经过进一步 研究肿瘤的微环境,提出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是多元的机制。 第 二,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肿瘤治疗理念。按照以往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切掉子宫。 而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未完成生育功能,切除子宫之后就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王建六教授团队根据该项目的研究结果,使用药物逆转子宫内膜癌的癌细胞转移,保留了患者的子宫,也保护了器官的功能,目前已经有几十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成功分娩孩子,给患者家庭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我有信心能够治疗好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满足患者生孩子的 愿望,使家庭稳定、和谐,也有 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 响应了习总书记提出来的人人健康的宏大目标。”王建六教授自信地说。


成全患者的“妈妈梦”

 研究过程是痛苦的,而研 究的结果是令人喜悦的,阶段性的成果能够激励科研者继续前行。“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冒险!”王建六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采访中,他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有一个子宫内膜癌患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应以 治疗肿瘤为主,常规做法是切除子宫保生命,该患者不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但是患者刚刚结婚,她说:“我不能对不起我的丈夫,我一定要为他生个孩子,不惜牺牲我的生命。”患者的丈夫和其他家人都劝阻不了她,最后达成的意见是“试着生孩子”。 

为了圆患者的“妈妈梦”, 王建六团队经过近两年的时间, 用各种方法来治疗,最终稳定患者的肿瘤指标到正常水平,患者顺利怀孕,孕期各项检测都正常,孕40周时顺利生产一个男 孩。生产孩子的时候,王建六教授坚决认为:“剖宫产术后要把患者的子宫切掉。因为患者不符合生育的适应证,她得到这个孩子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她已经得到了孩子,我们不能让她再冒生命危险。”该案例距今已有五年时间,目前孩子健康,妈妈也很健康。 “我们在治疗中,会遇到一系列的挫折,但是该果断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果断。这也是我自己在治疗这么多病例中,我认为我担的风险最大,我也认为是我最果断的一个案例。”王建六教授语气中带着自豪。

 还有一例由妇产科、内分泌 科、中医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 协助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治疗后顺利怀孕,由王建六教授团队全程监测,患者对王教授完全信 赖。临近生产时,王教授因在手术室不能脱身,工作人员给王教授打电话说:“不,你一定来鼓 励一下。”王建六教授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来到产房,握 着产妇的手鼓励她说:“你看, ‘咱们’的孩子马上就要诞生 了,你一定要坚持,相信你会平 安顺利生产。”说完之后王教授 就回到手术室继续做手术,患者顺利完成分娩。

 孩子满百天的时候,这对夫妇抱着孩子来到病房,给王建六教授送上了锦旗和感谢信。“他 们把孩子递给我,因为好多年不抱孩子,我把孩子举得高高的, 当时那种心情很高兴。我对患者 说,第一个孩子顺利诞生了,国家二孩政策开放了,咱们一起努 力,再生第二胎。”王教授掩饰不住那份喜悦之情,患者也备受鼓舞。 


 刻苦攻关  不忘初心 

科研之路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知晓,谈及科研的心得及经验教训,王建六教授侃侃而谈,分享了三点令他比较深刻的体会。 

第一,重视团队的力量, 重视多团队的协作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团队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本次获奖项目有三个团队一起研究、定期 沟通和交流,包括北京大学人 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团队、天津 医科大学总医院薛凤霞教授团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万小平教授的团队,三个团队各有侧重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到 一起,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 系统的研究结果。“把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团队团结起来, 多团队协作进行合作研究,能够节约时间,更快地出研究成果。”王建六教授说道。 

第 二 , 科研一定要结合临床实践。“我也曾发表过非常好的文章,但结果不能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做研究,一 定是基于临床问题。”王建六教授解释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他们从发病机制入手, 并针对子宫内膜癌年轻化的趋势 , 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措施。“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完全缓解率达到84%,这个数字在国际上是非常领先的。也就是说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产生了社会效应和临床价值。”

第三,科研之路要坚持, 锲而不舍,不要轻易改变或放弃。“我经常和研究团队的同事们讲,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许路就在面前。”每当有研究生说做不下去,研究不出结果,想换课题的时候,王建六教授就鼓励他们要坚持,“坚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课题以后,不要轻易改变方向,不要轻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出现。 这个结果可能是很好的阳性结果,也可能是个阴性结果,阴性结果也是有意义的。”正是因为这份坚持,王建六教授团队最终取得了成功。

 最后,王教授提到评审时的一个小细节,“我们做这个项目,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并不是很高,文章数量也不多, 但是评委以及诸多的院士投票给我们,因为该项目能够解决临床问题,具有社会意义。” 他又补充说道:“获奖之后, 很多专家给我发信息,祝贺我们获得了一等奖,而我当时心情非常平静,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不是里 程碑,也不是多辉煌,只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已。”(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4期)


请点击 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采访 观看采访视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