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三)
发布日期:2019-08-19 14:18:06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跨学科合作研究 探索健康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社会、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重要问题,我国关于老年人尤其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健康相关指标的流行病学研究甚少。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的施小明教授带领团队与北京大学、北京老年医学研 究所共同合作,整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口学、老年医 学、基础医学等跨学科优势资源,开展“高龄老人重要健康相关指标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结果在社区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了 广泛应用,对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基于研究结果的重大社会意义,该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在全国23个省的600多个区县开展了高龄老人重要 健康相关指标的流行病学研究,完成随访高龄老人28 074 人次,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龄老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及生物样本库,首次阐明了我国高龄老人疾病、功能、健康、死亡4类重要健康相关指标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相 关机制,填补了我国高龄老人重要健康相关指标的基础数据空白。研究发现,我国高龄老人失能广泛流行、认知功能受损严重、体内炎症较为普遍、 死亡风险较高;但百岁老人慢性病发生风险较低、抗氧化机能和营养素储备较高,可作为研究健康老龄化的范本。

  项目组识别分析社会 、 行为、环境、遗传因素对老年人不同健康结局事件及其 发生发展阶段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揭示了区别于一般人 群的高龄老人健康结局事件 的多维度流行病学病因。项目组于2008—2014年间收集 15 000余名高龄老人的基因样本并进行检测,通过长期、 动态跟踪随访,发现了部分 影响高龄老人认知功能、日 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死亡的重 要生物标志物。 

针对高龄老人健康和长寿的作用机制,项目组探索 “ 基因-表型-健康结局 ” 作用通路和病因链,判别高 龄老人功能状态、疾病和死亡的关键分子事件,发明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方法。识别影响健康相关指标的关键病因和机制,根据关联的时序性连接成病因链,并进行动物模型的机制验证。发现 “CETP基因、APOE基因、单倍群F基因-血脂代谢 - 长 寿”“Abcg2基因缺陷-氧化 应激-认知功能”“视黄酸诱 导基因-炎症反应-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通路。发明衰老和糖尿病相关线粒体易感性基因、阿尔茨海默病X染色体易感性基因的检测方法。

此外,项目组搭建高龄老人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构建“健康老龄化指数”并应用于人群健康老龄化的评估, 积极推动“普遍允许二孩” 政策的制定。建立全球共享的数据平台,目前世界各地已有3550名正式注册的研究者使用该数据。开发出客观且易测量的“健康老龄化指 数”,被全国多个卫生机构试点应用于高龄老人的健康评估咨询、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为确定我国健康老龄化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重要健康相关指标的流行态势及其所带来的照料和养老问 题,项目组提出了“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得到中央的肯定性批示,对我国老龄人口结构特别是2030年后的人口结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临床依据和科学支撑。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依据该研究指出的健康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评估指标,在社区层面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开展高龄老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培训。该项目提出的我国高龄老人重要健康相关指标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老龄相关疾病的防护政策、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管理及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项专利突破出血性脑卒中救治三大难题

出血性脑卒中(HS)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致死致残率高达80%。早期诊断、 病因治疗及继发脑损伤防治是HS救治的三大关键环节。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者发病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早期鉴别对后续治疗极为重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是HS的主要发病原因,早期 脑损伤机制不清,手术时机和 方式选择存在争议,创立规范 化外科治疗模式尤为关键;尽 管手术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 HS救治效果仍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炎症脑损伤和脑积水等 继发损伤的发生机制不清,临床上缺乏有效防治方法。针对 以上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 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朱刚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出血性脑卒中及继发脑损伤的新机制和防治新策略”研究,历时6 年,从HS的早期鉴别诊断、 病因治疗及继发脑损伤三大关键环节进行系列研究,显著提升了临床上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水平和救治效果,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首创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新技术。率先将 颅温检测技术及便携式无创脑 水肿监护仪应用于H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围手术期病情 实时监测,为判断脑卒中内外科治疗分界点及明确手术时机提供客观依据。自主研发“阵列式多点测温仪”等3项发明 专利,并获军队扩试项目,临床应用108例,早期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达9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研究首次提出“早期脑损 伤”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扭转了长期以来以脑血管痉挛为唯一可干预靶点的观念。项目组率先提出早期个性化微创治疗原则,最早建立手术夹闭合介入栓塞紧密整合的救治模式,完成夹闭1232例、栓塞932例,良好率达90%,明显优于国内外同期报道的77%。 

项目组创新性聚焦于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元触发、小胶质细胞加速、脑内补体C3放 大及外周免疫加重炎症反应等关键环节,率先研究并阐明HS 继发脑损伤的新机制,为继发脑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研究率先发现铁超载是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纤维化及脑 积水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首次发现“传统药物铁离子螯合 剂-祛铁敏和纤溶药物-尿激 酶”显著降低蛛网膜纤维化, 改善脑积水的新用途,为出血 后脑积水的治疗及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发表于Strok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神经科学权威期刊,项目组主编的Early Brain Injuryor Cerebral Vasospasm是首部系统阐述早期脑损伤机制及防治策略的重要专著。同时,项目临 床转化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项目组作为主席单位承办国际卒中领域顶级会议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rebral Vasospasm。该研究成果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31家大型医疗研究单位推广应用,提升 了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水平和救治效果,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左舒颖整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