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赛抗疫--感染病学分会专家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0-12-30 15:17:59 来源:中华医学会对外联络部 作者: 浏览次数:

2020年3月21日,林炳亮教授作为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成员之一抵达塞尔维亚。在此之前,累计40多万塞尔维亚公民已从周边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回国。面对这么庞大人群,以及大量本土密切接触者,塞尔维亚最初仅有一个实验室能够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一天仅能够检测100多例。 与此同时,防护用品,收治病床数量及抢救设备也严重不足。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提出了封锁边境、实施宵禁,切断传播途径。扩大筛查范围,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建设方舱医院开舱收治轻症患者,对医院进行分级管理,分流病人,并集中调配专家救治危重症患者。完善门、急诊分诊制度,医务人员严格穿戴防护服,解决院内感染问题。

整个防控体系搭建起来之后,虽然疫情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危重症患者的比例还是很高,最高接近10%,相应的病死率也高。通过对一些病例分析,发现部分医生对早期重症预警指标不太注意,导致患者发展到危重症,甚至死亡。同时,由于对疾病认识不深,呼吸机应用的指征和时机不是很理想。于是,林炳亮教授写信给塞尔维亚冠状病毒救治专家组首席专家,塞尔维亚热带病与传染病院院长戈兰·斯科瓦诺维奇教授,建议两国专家一起来讨论可能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第二天,在戈兰·斯科瓦诺维奇教授建议下,卫生部组织安排塞国各定点收治医院的主要临床救治负责人与我们进行学术和经验交流。林炳亮教授在会上分享了中国的经验,特别是在早期发现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经验和处理方案,重点提出早期预警、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经过这些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措施的改进,临床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斯科瓦诺维奇教授说“你们的经验和建议已经纳入到新版的诊疗规范,很多病人因此而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能够存活下来,感谢你们非常专业,毫不保留的分享”。

目前,塞尔维亚的疫情已经接近尾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比例从最高的接近10%下降到2.6%,病死率2%左右,对一个医疗资源并不是很充足的国家来讲,来之不易,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全球都是非常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两国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球抗疫合作成功的典范,也为构建全球健康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