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国际援助与交流
发布日期:2020-12-09 14:37:22 来源:中华医学会对外联络部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八仙”

 

  新冠疫情侵袭全球已有数月,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各个国家纷纷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中国毅然担起大国责任,把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升华为危难时刻国际援助的中国精神。在疫情肆虐人类、扼杀生命的屠刀下,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与疫情做着殊死搏斗,站在死亡线上与病毒进行生死较量经常见的是一支重症医学专业的队伍,这支队伍在这场疫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先后有6位重症专家驰援巴基斯坦、俄罗斯、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并于国际上发表近30篇与重症新冠患者相关的研究与报道,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线上交流等网络方式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40余个国家迅速建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支援平台,在疫情蔓延的当下为全球医护人员提供了来自中国重症的丰富经验和数据。


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赵鸣雁等专家组与莫斯科第十五医院院长合影

 

  4月11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及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工作部署,应俄罗斯方面邀请,哈医大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奔赴俄罗斯,代表中国重症支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此前,赵鸣雁已在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连续工作40余天,临行前她将宝贵的救治经验连夜进行梳理,抵达莫斯科后,她与俄方医务人员分享并交流讨论了我国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历程。当一位俄方医生走到她身旁,用笨拙的中文说出“中国,友好邻邦”的时候,赵鸣雁是十分激动的,那一刻她觉得中国在这次疫情中展现的大国使命与情怀是值得世界人民称赞的,她为自己能够在人类命运同呼吸、共患难的关键时刻贡献出一份力量感到自豪。


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周飞虎等专家组与巴基斯坦医务人员合影

 

  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一处军方招待所,专家组组长、原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曾支援西非抗击过埃博拉病毒的周飞虎已听过不知多少次穿脱防护服要领的讲解,尽管身经百战,但上战场前仍要把自己最熟悉的作业流程再牢记一遍,这不仅是军人的严谨,也关乎所有成员的生命安全。巴方多家定点收治医院内发生医护人员感染和死亡案例,面对生死考验,周飞虎向巴方医护人员立下“投名状”——虽然巴基斯坦有医护人员感染的报道,但中国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巴方优化防控流程,保护巴方医护人员,力争在零感染的基础上展开工作。正是这样的担当与责任,使中巴友谊坚如磐石,使中巴人民勠力同心,共同迎战新冠疫情。


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徐永昊教授等专家与伊拉克卫生部官员讨论国家防控方案

 

  战疫50余天,中国专家组临危受命,逆行出征,徐永昊作为医疗队中唯一一名重症医学专家,感触最深的是前往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简称库区)的路上,路边村庄是被炮火轰炸过的痕迹,断垣残壁、壕沟兵站,他身穿防弹衣,警卫车开路护航,一路情形紧张。到达库区,徐永昊来不及放松休息,因为除了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交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中资企业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当在异国他乡,全球疫情异常严峻的时刻,徐永昊带去的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专业意见,更是祖国人民的关心与问候,让身在异乡的同胞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通过经验分享和知识宣讲,库区政府表示更加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之战,将不足之处尽快改善,感谢中方在疫情关键阶段的支持。

  在疫情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威胁之时,没有一个人、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中国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所承担的大国责任和所展现的大国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才会有勇于承担、甘于奉献的中国重症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