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专家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面对疫情,很多专家主动请缨、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
1
1月3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刚结束本院发热门诊的工作,就接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任务,即刻飞往南昌,到南昌疫情一线指导抢救重患工作!他于当天下午五点半抵达南昌,马不停蹄地投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救治工作中。徐小元教授首先到南昌大学第一医院新院区重症监护室查看患者,ICU收治了10余例患者,病情均非常危重,已上体外膜肺氧合或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与当地的大夫们一起分析和讨论重症患者的病情,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案。随后他又到普通病房查房,查房过程中发现个别患者的病情有加重趋势,建议把这些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徐教授一直工作到深夜,使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了两批医疗队支援前线,许多当年的抗“SARS”战士又重返战场,徐小元教授亲赴南昌一线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于岩岩、陆海英、徐京杭等主任医师在发热门诊严防密守,发热门诊开诊10天,接诊患者近600人次,并解答了大量的居民咨询电话。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持续蔓延,武汉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截至2月初,持续1个多月的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已经筋疲力尽,部分已感染住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东亮教授自疫情开始以来一直住在办公室协助处理应急和突发状况。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防控疫情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成立,江应安教授和支部党员一起在党旗下宣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坚信这次也一定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有医护的辛劳付出,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受过专业培训且医术高超的医疗团队,有坚实的后勤保障和八方支援,从源头防控,进行科学防治,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3
1月15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缭云教授到省卫生健康委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全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远程视频工作会议;1月16日利用科室晨会交班时间紧急对本科室医护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1月17日,她又作为医疗救治专家在省卫生健康委带领下马不停蹄地到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调研和督导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防控准备工作。1月22—24日(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九、除夕),她又作为国家应急专家逆行去福建进行疫情督导防控工作。1月22日下午3点多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时,由于年底岁末,票源紧俏,只能转机北京再去福州,到达福州时已是晚上12点多。1月23日又转战厦门,短短两天,从省级三甲医院到基层社区医院,调研了8~9个单位,督导检查发热门诊设置流程、人员和硬件配置,指导会诊定点医院收治的疑难重病患者。1月24日,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她圆满完成督导任务返回太原!
张缭云教授作为省级专家多次指导地市、地方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专家,她参加了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太原市四院的多次会诊,评估山西省第一例患者痊愈出院,微信或电话指导临汾市、朔州市、繁峙县等地患者的救治工作;作为院级专家组长,她制订医疗救治工作预案以及开展“新冠”知识培训、为驰援湖北的第一至三批队员进行岗前培训等工作。同时医院发热门诊也接诊了大量患者,病房收治了确诊和疑似患者,张缭云教授连着几夜没有休息,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已建立工作预案的基础上,张缭云教授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落实责任,全面严格排查,切实找准并有效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条,确保不出任何疏漏;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有效缓解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安全安心、持久工作,配合媒体录制科学防控病毒的公益宣传视频。




4
山东省立医院任万华教授积极全方位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1月22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指南,任万华教授制订了医院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和病历纸质与电子模板,得到一致好评。1月23日,在山东发生3例确诊病例时,任万华教授给省政府领导提出对武汉回乡人员隔离处置措施的建议,并得到落实,有效地协助联防联控。1月24日,任万华教授在完成省外督导返程路上发给医院党委公开信里写道,感染科11名医生中有9人冲到了最危险的一线,为他们感到骄傲。科室团队既承担一线防控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协调医院各方支持,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督导组的肯定和赞扬。在外省督导过程中,除了常规工作流程外,任万华教授特别强调防控“黄金武汉期”概念,是防控二、三代病例关键时刻。得到当地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评价。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提出信息化管理模式:电话、微信视频、位置共享定位,简单实用高效并减少交叉感染。同时给省卫生健康委公益广告提供资料,提出以下6条指导意见:①不出门,常通风,避免接触病毒,这条最关键。②必须出门时带防护口罩、不乱摸、避开人群聚集区。③外出回家或到达目的地必须规范洗手、洗脸。④洗手之前,手不要触摸眼、口、鼻。⑤规律饮食、休息,不熬夜,保持室内锻炼,保持乐观心态,提高自身抵抗力,预防病毒感染。⑥没有明显发热、咳嗽症状不要到医院排查疾病,避免医院内被交叉感染,此条更重要。以上意见有效指导了普通群众的疫情防控。

5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专家组副组长胡鹏教授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提供了重庆经验,提振了救治信心。①疾控做到了无缝衔接,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救治患者。②切实地落实了几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各科专家来进行救治,集中各种资源参与救治,很重要的一点是救治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③发现了“影症分离”的现象,就是在救治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影像学变化和临床症状是不相匹配的(可能影像学的变化非常严重,而患者的症状却非常轻),这对于临床的救治以及判断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④及早地让中医中药参与进来,中医中药和西医的结合治疗,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

6
河南省人民医院尚佳教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并且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智慧分级诊疗医学中心,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指导诊治。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公共卫生医学应急指挥中心的网络已全部接通,科室医师可以坐在医院病房实现全省130家医院的视频+音频实时对接会诊。


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欣欣教授团队不但从临床救治患者方面全力驰援武汉,同时在临床科研方面全身心支持武汉一线,帮助他们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规律和临床特点,在The Lancet杂志发表论文,有助于我们广大医务人员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早期诊断率,以期通过全国各界的努力尽早结束疫情。
8
海南省人民医院吴彪教授和全体科室人员全部集结在一线,守护患者,守护生命。春节前,医院收治第1例确诊病例时,整栋楼24小时内全部腾空,接收感染患者。全科室70余名医护人员除了在岗人员,其余休假人员接到通知后,全部赶回医院。医护人员到位后立即投入一线工作,不惜一切代价,力保患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保障群众安全。
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全程参与指导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热门诊的筹建工作。此外,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韩涛教授、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晋辉教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杨积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明华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安纪红教授等肝病学分会的专家都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斗中,为阻断疫情传播、救治患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