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合 共抗痨疫——2020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云端”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0-08-27 10:03:22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王丽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稳定有序推进,但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和整体呈零星散发状态的复杂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华医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履行繁荣学术活动的使命,需要拿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才能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与学术交流两不误。根据学会工作要求,近期各专科分会的学术会议应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辅。本栏目将汇集各专科分会的学术活动报道,以便读者了解各专科领域的学术进展。

8月6—13日,历时一周的202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在“云端”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承办,是一年一度的我国结核病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盛会之一。大会以“防治结合,共抗痨疫”为主题,突出了特殊时期的防控任务,也总结提炼了疫情防控和结核病防治的一条宝贵经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响应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需要,本届大会通过线上交流、“云”中相聚,互联网的便利和优势大大增强了大会的参与性和影响力,也为盛会增加了智能化、信息化的色彩。


  会议三大特点

第一,规模大,覆盖广。注册参会代表近3万人,覆盖了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以及澳门行政区的5136家医疗卫生机构,横到边疆、纵到乡村,覆盖县级以下基层人员近7000人,西部地区参会代表超过7000人,护理人员1.2万人注册参会。

第二,重学术、接地气。本届大会收到投稿772篇,共设全体大会2场、国际结核病论坛1场、护理论坛1场、青年论坛1场、学术专场25场、工作会20场、互联网+云上圆桌论坛1场、“云年会·热点夜谈” 5场,学术报告共计320个,壁报展示249篇,内容涉及诊疗、预防、检验、基础研究、新冠诊疗、影像、病理、外科等。

第三,手段新、热情高。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首次通过云端模式开启4天直播和15天云端回放的学术“云”畅游,实现了全国3万名结核人足不出户,手指滑动便可充分参与到这场学术盛会中。截至闭幕式前夜,观看学术报告的总人次达116万,单场学术报告的平均观看量为2681人次,平均每名参会代表观看报告数39.6个。


  亮点栏目:云年会·热点夜谈

为了弥补网络会议存在的缺乏交流和互动的弊端,本届年会推出了“云年会·热点夜谈”栏目,邀请专家团就“耐药结核病诊疗和防治”“新冠肺炎对结核病防治的启示”“结核潜伏感染”“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等结核病领域的热点主题进行直播互动。这也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尽管该栏目直播时间是19:30—21:00,但据后台数据统计显示,每晚的参会代表均超过3000人,直播结束后仍有大量代表通过观看回放来学习。


  聚焦新冠,25场报告交流防控经验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亮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难时刻,结核人挺身而出,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结核病工作给了我们抗击新冠的经验,同时在抗击新冠的战‘疫’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机制,严格了管理,锻炼了队伍,对今后的结核病防治更有信心。”据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对72家结核病医疗机构进行的统计显示,75%的结核病医院开展了新冠病毒感染筛查、78%的结核病医院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收治总床位数达1.02万张,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冠疫情的经验讨论是本届学术大会的亮点之一,25场新冠肺炎相关报告都是观众点击的热点。特别是8月9日晚的“云年会·热点夜谈”,围绕新冠肺炎对结核病防控的启示,7位与新冠肺炎在不同战场正面交锋的专家、媒体人相聚云端,讨论了及时准确的溯源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性;重大疫情出现时综合医院感染科作为第一阵地,应该如何未雨绸缪,做好相关预案,将突发疫情对传染病防控常规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医务人员开展常态化传染病知识培训、增强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感染以及感染控制的经验和教训;接种卡介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否有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激素治疗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临床经验;结核病医院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弱点等。


  数据分析带来的启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年会的筹备一波三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结核病学分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凭借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付出,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会内容广泛,有基础、有前沿、有政策、有实操,不同的观众人群都能在大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正如李亮主委所说:今年的大会是创造了历史的大会,既是分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小的一次——没有会场、没有现场熙熙攘攘的参会代表,又是分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无论参会人数还是影响力,都创造了历史!

大会组委会对参会数据分析后提出,通过本次大会:

(1)看到了基层对结核病知识和培训的需求。本次参会代表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数超过7000人,这是既往学术推广相对薄弱的人群,提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予以加强,多开展面向基层的学术交流活动。

(2)展示了护理的力量。本次年会有1.2万名护理工作者参会,护理专场报告收看量占据榜单前列,展示了护理队伍磅礴向上的动力。

(3)展示了互联网技术的前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常规办会模式,互联网的便利和优势使广大专业人员能够零门槛参会,大大增强了大会的参与性和影响力。相信互联网技术将会在未来结核病诊疗、培训、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35卷第16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