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十)
发布日期:2021-01-12 10:40:4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上气道精准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生的上气道塌陷,导致慢性间歇低氧和睡眠片段化,进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肿瘤等并发症。目前OSA没有合适的治疗药物,常用的无创呼吸机、口腔矫治器、手术等方法临床依从性差,急需寻找新的尤其是针对每位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玮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开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上气道精准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项目,围绕OSA的发生部位上气道进行了系列研究,从中枢调控-肌肉、神经通路-神经递质、动物模型-患者、治疗干预等多个层面探讨OSA的精准治疗新技术,研究成果成功得到临床转化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上气道精准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建立了上气道中枢调控研究方法,发现OSA上气道开放的中枢调控机制。该项目率先将经颅磁刺激技术应用于上气道研究,并应用动物模型开展了上气道开放的中枢调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中缝核-舌下神经核-上气道扩张肌(以颏舌肌为代表)的中枢调控通路和相应机制,最先提出了中缝背核参与调控的理论,为探讨上气道变化在OSA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项目组建立了上气道稳定性评估方法,筛选适合以上气道为靶点治疗的OSA患者。项目组以动物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慢性间歇低氧对上气道的损伤和脂联素的保护作用,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运用OSA患者上气道扩张肌的疲劳性、上气道动力学特性的检测方法评估上气道稳定性。

项目组创建了上气道扩张肌“功能训练”新模式,为OSA患者提供了新的精准治疗方法。目前围绕上气道扩张肌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治疗时需要分离神经、长期植入电极,而且影响睡眠。该项目通过动物实验,最先在国际上提出针对上气道扩张肌精细活动的“功能训练”模式,无创易行,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应用,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项目组开展远程遥控下颌滴定技术,新建重度OSA患者口腔矫治器治疗的适应证。口腔矫治器适用于治疗轻中度OSA患者,口腔科医生只能设计大致的方案,需要患者反复去医院进行调整,疗效不明确。该项目最先开展了远程遥控下颌滴定技术,能够精准选择适合该治疗的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精准的治疗方案,形成多学科合作诊治平台。

该项目推动了多学科合作探讨OSA诊治方案,促进多家医院建立了规范的睡眠诊治中心,组织学习班86次,参与撰写OSA诊治指南8篇,获得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该项目一方面通过上气道评估筛选适宜人群,针对不同的OSA患者设计适合的精准治疗方案,使疗效确切;另一方面,也为OS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新方法与无创呼吸机和手术相比,不仅可以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提高了治疗依 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白日嗜睡、体力不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嗅觉障碍性疾病的创新诊疗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和应用

嗅觉障碍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与老年人死亡率密切相关,嗅觉功能低下者4年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目前嗅觉障碍性疾病在精准诊断和治疗上缺乏有效方法,检测技术匮乏,无诊断标准,常常在临床诊疗中被忽视,预后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魏永祥教授带领项目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开展“嗅觉障碍性疾病的创新诊疗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和应用”项目,针对现状进行了国内原创探索性研究,建立嗅觉功能检测新技术、独特的嗅觉电生理、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手段,首创我国嗅觉障碍性疾病的诊疗体系,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嗅觉障碍性疾病的创新诊疗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和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首创符合国人特征的主观、客观嗅觉功能检测新技术,制定规范化的嗅觉障碍诊治流程,颁布国内首个《嗅觉障碍诊疗专家共识》,首次将嗅觉功能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1)项目组首创符合国人特征的嗅觉功能检测嗅棒及嗅觉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通过1164例正常人和2234例嗅觉障碍患者的检测,获得国人嗅觉功能正常值,制定国人嗅觉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2)项目组率先自主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嗅觉诱发电位仪,精准评估嗅通路电生理特点,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及伪嗅的鉴定,作为国家司法部、公安部伤残鉴定的国家标准。(3)项目组首次创立了影像学技术评估嗅觉功能的新方法,通过759例正常人和677例患者嗅球体积和嗅沟深度的检测,率先制定嗅通路MRI检测的最佳方案,精准评估嗅中枢的结构和形态,率先采用功能性磁共振和PETCT精准评估嗅中枢的功能。该方案已作为嗅觉障碍性疾病的精准诊断标准。(4)项目组首次将嗅觉功能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通过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早期筛查,发现病理损害最先累及嗅中枢,嗅球体积、嗅沟深度减小,该成果已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项目组率先创建了符合国人特征的嗅觉训练新疗法,建立了嗅觉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新方案。项目组率先采用国人熟悉的气味开展嗅觉训练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嗅觉障碍的治愈率;创建了鼻腔糖皮质激素雾化给药的新途径,率先开展糖皮质激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药物综合治疗的新方案,将嗅觉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提高。

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建立6种嗅觉障碍动物模型;揭示了嗅觉干细胞在嗅球中的表达、分化与调控机制,为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项目组率先建立仙台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小鼠模型,揭示发病机制是病毒抑制了细胞凋亡和基底细胞增生导致嗅黏膜再生受损。通过模型发现干细胞标志物LGR5在嗅球中高度分化,揭示LGR5及配体在嗅觉系统中的独特作用。

  项目开展以来,率先建立了嗅觉障碍专病门诊,带动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及多家基层医院创立了国内最大的嗅觉专病诊治协作网络,收治嗅觉障碍患者8万余例,针对不同病因开展规范化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新的嗅觉障碍性疾病诊治流程的建立,大大节约了患者的就医成本,有效地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患者首次就诊时间,显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左舒颖)(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35卷第2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