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践——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探索
发布日期:2021-10-15 10:34:00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刘强晖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曾俊 吕传柱 浏览次数:

吕传柱


院前急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70余年演进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上海等几大城市设立单纯的急救站到国内120急救电话专号的正式开通,从全国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到2008年正式实施的院前急救的第一部国家行业标准——《救护车》(WS/T 292—2008),再到国内全面施行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尤其是在2021年9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皆充分反映出了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不断进步。如今,全国城市范围已经初步建成了二级或三级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提供全天候的急救医疗服务。


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急救需求的快速增长,《“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提出:要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院前急救是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的院前急救发展到21世纪,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重大事件的生死洗礼,政府及社会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带动了我国院前急救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从单纯的、粗放的院前转运,转变成为代表政府职能的,集院前急救、灾害救援、医疗保障、危重病监护转运及急救车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紧急救援中心的建立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院前急救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需求:一是我国院前急救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四个“差距”,即农村与城市有差距、内地与沿海有差距、运作模式的差距、各地的专业水平的差距,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院前急救模式以依托型为主,救护车和车载设备配备不足,现场救护措施有限和效率不高,反应时间较长。二是院前急救运行机制、设施、行为、标准等均不尽规范,各有特点,即在院前急救行为、运作机制、运行标准和建设体制等多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是院前急救人员队伍尚不稳定,虽然我国院前急救从业者已经具备一定数量和规模,并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但院前急救人才专项院校培养缺失、来源单一,尚无专业职称晋升,招聘困难、人才流失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四是院前急救的社会普及不够等一些短板。


多措并举建设急诊急救大平台

2004年,时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江观玉教授提出: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建设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三环理论”体系中,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含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诊ICU三部分),三部分有机衔接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保障。然而,当前各级急诊急救体系普遍存在院前和院内信息共享不足、衔接不畅;急救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统一指挥调度;多学科协同效率不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五大中心建设。随着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等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胸痛、卒中、创伤等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在急诊与院前急救体系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多学科协作等系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中心建设往往遇到现实瓶颈,难以获得学科协同效益,也难以真正迎来急诊患者病死率的“拐点”。为进一步提高院前和院内协同救治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开展《进一步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起草,以推进我国急诊医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践行人人享有均质化基本急救资源的保障的理念。

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抓手,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院前院内救治一体化,物理上整合急诊与专科救治的设施和空间,以“时间轴”为主要质控标准,极大提高患者救治效率、节约救治成本,改善患者预后。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总体上来说是“一横一纵一能力”的体系建设:“一横”即横向设计,追求硬件设施上的物理融合; “ 一纵”即纵向设计,要求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上的规范化、同质化的化学融合;“一能力”即急诊专科医师所需具备的能力,不仅包含了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也包含了管理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急诊急救知识的运用及普及能力等。


创新现代急诊体系,让患者享有优质急救医疗卫生服务

急诊急救大平台建立“急救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的理念,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超早期干预、指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施救,做到呼叫即抢救。该信息化网络平台以“时间轴”为把控要点贯穿整个临床救治过程。电话接线员通过电话、视频及各类院前急救APP系统等来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救或抢救,从而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在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到首次医疗接触这个时间盲区内获得专业急救指导,不浪费院前急救的分分秒秒。

救护车抵达现场后, 自接到患者及其家属呼救第一时刻开始所有的过程都要记录在信息平台系统中,所有登记的信息都会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共享。院内医疗人员在信息网络平台载体“急诊手机或PAD”上可以看到院前的一切信息数据,并且能将这些信息数据导入到患者的院内电子病历中。患者自急诊接诊开始,整个诊治过程都会记录在信息平台系统中,所有记录采取菜单式勾填选项,方便医生快速记录。在院内救治过程中,针对不同病种,预先设置相应的救治标准,在电子信息系统治疗栏中有下拉菜单,可进入各种疾病的治疗套餐,并根据最新国内外指南、共识制定和完善救治的标准进行治疗。信息管理平台发挥区块链的优势,自动、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突出重点地记录了患者整个院前、院内急救过程,实现了记录功能、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功能、医学信息数据库功能、医疗质量警示功能、直报和医疗质量控制功能。

依托“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首次提出“ 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如“呼栓时间”“呼球时间” 等。相对于“ 门栓时间”“门球时间”等,“呼栓时间”“呼球时间”一方面体现了一体化救治理念,更符合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另一方面急诊救治战线前移,可以显著缩短急诊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以急性缺血性卒中为例,门药时间甚至可以缩短到零。

截至2020年底,急诊急救大平台全国试点工作已开展。第一批“ 急诊急救大平台”落地试点59家单位,在此基础上,全国又有15 7家三级甲等医院、1451家县级医院达成共同推行大平台建设的协议。

急诊急救大平台是以急危重症救治为中心的现代急诊体系创新。现代化包括信息共享化、救治一体化、行为标准化、流程高效化、治疗集束化,对现有急诊资源进行了重新的优化和流程再造,将关系紧密的专科集中在急诊平台内,使医疗资源向患者集中,提升了急诊的抢救效率,为急诊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和高效的急救医疗卫生服务。


小结

院前急救的未来应该是:“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专科技术向急诊前移,急诊技术向院前前移,院前急救向现场前移,急诊向公众社会前移”,从治病救人的初心出发,不断完善急诊急救大平台的设计和更新,贯彻“大急诊、大急救”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18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