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三)——耳聋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干预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10 11:10:58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在我国,耳聋出生缺陷是仅次于肢体残疾的第二大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和认知。目前,临床上对重度耳聋出生缺陷的治疗主要依靠人工耳蜗植入,但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每例治疗及康复费用至少需40万元。我国因聋致残者高达2004万例,要使这一人群回到有声世界预计需8万亿元,并且因缺乏精确的术前评估手段,部分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力及言语康复效果不理想。如何进行耳聋精准诊断、预防和治疗以降低耳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的戴朴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耳聋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干预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项目,结合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转化医学等学科,从诊断、预防和治疗三个层次,对耳聋出生缺陷进行系统研究和精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针对耳聋的高度遗传异质性,项目组前瞻性地进行了大规模遗传性耳聋表型库和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对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管理,已收集的2.1万耳聋病例具有全面的体检结果、详细的听力学及影像学资料、DNA样本,是全国最大的遗传性耳聋资源库。基于大样本库,项目组自2013年起致力于耳聋生物数据和表型数据的深度挖掘、分类管理与相关性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基因捕获及二代测序技术探索中国耳聋人群详细的分子病因, 在新基因发现及致聋机制研究、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技术研发、规模化精准预防、遗传性耳聋精准外科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

在诊断方面,项目组应用自主研发的基因捕获技术及系列分析软件针对130个已知耳聋基因在耳聋及对照人群进行研究,获得了详实的基因突变频率信息,指导临床变异致病性判定,将遗传性耳聋的分子诊断率提升至87%;对耳聋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在国际上率先鉴定了综合征型耳聋致病新基因ATP6V1B2,提出了溶酶体降解功能不全致聋的新机制,发现了系列耳聋基因新变异,丰富了耳聋致病机制理论。

在预防方面,项目组建立了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从婚前、孕前、孕期到新生儿的多层面干预策略,开发了基于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的新型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基于基因全长捕获结合10×Genomic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利用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基因型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形成了耳聋精准预防的“全链条”技术支撑。通过以上技术,成功保障了2000多个高危家庭生育听力正常后代,有效避免了7万余例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发生耳聋,实现了遗传性耳聋的精准预防。

在治疗方面,项目组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基因诊断的人工耳蜗疗效评估体系,通过分析2267例耳聋患者表型、基因型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情况,明确了基因诊断对术中风险预警及术后言语康复效果评估的指导意义;设计了微创耳蜗植入技术,在显著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护了耳蜗精细结构和残余听力,为未来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实现了遗传性耳聋的精准外科治疗。

该项目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获得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相关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研究成果在全国130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项目组通过主办学习班、研讨会培训专业人员1万余人,通过公众号等平台为42万余耳聋高危人群进行科普,对于降低耳聋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19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