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科麻醉领域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21-03-19 11:07:42 来源: 作者:福建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 李师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韩光 浏览次数:

李师阳


回顾2020年度产科麻醉工作取得的成绩,似乎丝毫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无论在前沿技术还是治疗手段等很多方面,产科麻醉都有新的突破。回眸过去一年,一幅产科麻醉蓬勃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一张张孕产妇满意的笑脸、一场场学术论坛与会议顺利召开、一次次科普宣传圆满落幕、一本本学术专著付梓成书……这一年,产科麻醉一直大力提倡人文化医疗服务,打造“优质产科麻醉”特色服务,在镇痛分娩、超声可视化椎管内麻醉、产时及胎儿镜手术、产科球囊阻滞及产科危重症麻醉和抢救等方面均为孕产妇提供专业的医疗技术,用凝聚力让患者体会到医学的温暖与关怀。

 

镇痛分娩

大多数产妇追求自然分娩,但又有所顾虑。产科麻醉界大力提倡绿色分娩,力争通过分娩期的镇痛,为产妇提供愉悦积极的分娩体验,带给妈妈们全方位呵护。长时间以来,如何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使产妇清醒地接受无痛苦的分娩一直是产科和麻醉医学追求的目标,几代产科麻醉人不辞艰辛,执着追求,终于使得分娩镇痛逐渐被大众所知晓,分娩镇痛的开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更近了一步。2020年度,围绕“无痛分娩”这一共同目标,产科麻醉人积极推进分娩镇痛进程,足迹遍布全国,组织讲座培训一线临床医生,举办公益活动帮助大众建立正确的分娩观念,开展临床研究,探寻中国自己的分娩镇痛方法;编撰中国产科麻醉事业的发展历程,向国人展现中国产科麻醉人的心胸和情怀,饱含产科麻醉人的努力和心血。

新冠疫情期间,产科麻醉团队发起的“分娩镇痛基层行”公益活动也转战线上,扶植多地区多家基层医院开展分娩镇痛,通过学术交流、床边临床实践指导等形式,改变目前高剖宫产率和低分娩镇痛率的现状,让基层产妇真正享受无痛分娩。一些国内知名产科麻醉专家们还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在全国综合性麻醉学术会议中推广分娩镇痛并为同道答疑解惑,在疫情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前往我国分娩镇痛开展较差的地区推广普及分娩镇痛知识和技能,身体力行的媒体宣传+寓教于乐的孕妇培训+大力落实的“快乐产房”等活动使得镇痛分娩在祖国各地播种开花。

 

超声可视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是多数产科麻醉的最优选择,传统的产科椎管内麻醉无可视化技术支持,主要通过操作者扪诊产妇体表骨性解剖标志进行穿刺定位,麻醉操作的难易程度与产妇本身解剖标志清楚程度相关,成功率与操作者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多数孕妇到妊娠后期都伴有肥胖、解剖标志不明显、摆置屈髋屈膝位不标准的特点。在解剖定位困难的产妇中,错误的穿刺间隙、反复的穿刺尝试和延长的操作时间均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风险,因此,如何快速、准确、舒适地进行椎管内麻醉成了产科麻醉医生的难题。 

随着近年来高分辨便携式超声机器的广泛使用,临床大量研究证实了超声在椎管内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它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准确定位椎间隙,准确定位穿刺深度,减少穿刺次数,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了产科麻醉的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是可减少产科椎管内麻醉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如穿破硬膜、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空气栓塞或硬膜外气体、脊髓损伤、脊神经根损伤、导管打折等。超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方便的可视化技术,超声的辅助(穿刺前扫描或实时超声)有利于麻醉医生清楚了解到产妇深部的解剖结构,在穿刺过程中作出正确判断。

另外,超声在产科特殊人群的麻醉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产科肥胖产妇中超声的运用提高了穿刺准确率,更利于腰麻的成功穿刺。除在肥胖产妇中显示出极大优点外,在解剖结构异常或硬膜外穿刺困难的产妇中,超声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可见在某些特殊人群如肥胖、可能存在穿刺困难的产妇中,超声技术提高了椎管内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并减少了产妇椎管内麻醉的风险。

 随着高分辨便携式超声的广泛运用和肥胖孕产妇的增加,超声在产科椎管内麻醉的运用必定日益频繁,产科麻醉医生对超声技术的掌握也势在必行,降低超声运用的成本、对麻醉医师规范化技术训练是超声未来能够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基础。

 

产时手术与胎儿镜手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传统思想观点的变化,孕期胎儿的问题越来越多见,已引起围产学界的高度重视。产科麻醉对该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产科麻醉人积极为此类孕妇提供专业的指导,保障母婴健康。胎儿镜是一种羊膜腔镜,是一种十分精密的光学纤维内窥镜,这项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胎儿体表,以及进行一系列简单的操作,在手术的进行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十分强烈的痛感,该过程中适量的麻醉药物对产妇及胎儿都是非常必要的。未来还需要加强广大产科医生对妊娠合并胎儿各系统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妊娠合并胎儿疾病的诊治及管理水平,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危重症产科麻醉与抢救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疾病谱的变化,妊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感染、癫痫以及肿瘤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此类高危妊娠患者的认识与管理亟待加强。危重症产科的麻醉与抢救是产科麻醉最具挑战性的医疗领域,最能体现麻醉团队的配合能力。在围术期综合运用各项有创和无创循环监测手段,严密监测剖宫产手术特定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切实提高围术期抢救成功率。开展对重度肺高压产妇肺动脉导管及经食道心脏超声结合并动态评估技术,能够为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给药速度及总量提供指导,并对有效循环容量做出精准评估,合理判断、及时调整、精准用药。2020年度产科麻醉全力培养具有高超技术、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团队,游刃有余地处理了大部分的产科危重症,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妈妈、宝宝和家庭,让术中一次又一次危机最终化险为夷。

 

产科球囊阻滞技术

产科大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的首位死亡原因,更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来势凶猛,患者短时间内血压下降,处于休克状态,如不及时纠正,往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科球囊阻滞技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置入者剖宫产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生命,并有效为产妇保留子宫。如何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一直是产科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目标。目前国内外关于治疗产后出血的指南中均提出用宫腔球囊填塞,尤其是在阴道分娩后发生的产后大出血。掌握这项新技术,使产后大出血治疗多一种有效简便的抢救手段,有利于让我们更好地降低由产后大出血引起的产妇死亡率。

 

小结

回顾2020年,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诊断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产科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对于产科临床治疗及学术研究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没磨灭的作用。展望未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产科麻醉能够更加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精准麻醉”的方针开展工作,努力创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我们坚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产科麻醉会按照规划好的方向和目标继续努力前进,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为广大孕产妇服务。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