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的发生与早期诊治研究
发布日期:2021-09-18 10:25:49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活的重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贾建平教授带领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的发生与早期诊治研究”,对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牵头建立中国首个大型认知与老化研究队列(China COAST),长期随访覆盖全国的十万余老年人群,用详实的数据呈现了中国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现状,首次报道中国老年人的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记忆门诊和痴呆专科医师短缺、痴呆经济负担巨大等情况,为制定国家痴呆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项目组建立中国首个大型家族性AD队列,开发了能预测患者罹患认知障碍风险的“认知障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软件,已获得发明专利;发现了50种早老素/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突变,其中11个新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还首次发现了能使APP棕榈酰化的新致病基因ZDHHC21,形成AD发病新假说;构建了1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模型,结果相继发表在国际杂志,为探索中国特色AD遗传研究取得突破。

项目组发现了国人AD新的关键发病机制。项目组首次发现δ-分泌酶参与AP P剪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过程,打破了只有α-分泌酶、β-分泌酶、γ-分泌酶发挥作用的传统观点;项目组提出甲醛触发Aβ聚集是引起记忆障碍的基础,海马中蓄积的甲醛是记忆下降的诱因,过量甲醛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导致海马去甲肾上腺素缺乏,加重记忆下降,提示甲醛可能成为AD干预的靶点;研究首次证实了核糖基化能促进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有可能成为预防AD的一种新治疗方法,为新型药物研制提供了潜在靶点。

项目组开发了AD外周早期诊断标志物,发现了外周血中外泌体、Aβ寡聚体、线粒体相关蛋白等蛋白分子可能是识别AD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潜在标志物,尿甲醛可作为痴呆诊断的潜在标志物。项目组自主研发了AD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仪,已获得良好的试验结果,结果发表于多篇国际高影响力杂志,为AD患者无症状阶段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项目组主持制定了《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第二版(2015),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纲领性文件;联合国际专家主持制定了国际痴呆指南,发表在Alzheimer’s&Dementia,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确立了中国人群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常模,制定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为痴呆筛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值。成果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痴呆的临床诊治水平。

项目组开展了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以及非药物治疗研究。项目组通过研究验证了中国自主研发新药丁苯酞和塞络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前期和痴呆期有确切疗效,成果发表在Alzheimer’s&Dementia 等杂志, 被评价“ 为延缓血管性认知障碍进展和改善认知障碍带来了希望”;项目组原创发明630纳米高能红光仪能有效治疗AD,获得4项专利,已在痴呆患者中广泛使用推广。(整理/左舒颖)(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17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