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六)——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的转化研究及其应用
发布日期:2022-01-25 14:25:11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发病率、致残率高,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脑疾病。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病机制未明,缺乏有效的早期预警、诊断及治疗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生弟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的转化研究及其应用”,聚焦上述重要科学问题,十余年深耕基础和临床转化,在P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优化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创建了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新模式以及全程优化治疗新方案,在全国医疗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PD诊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揭示发病新机制为寻找早期诊治新方法提供帮助

项目组率先发现DJ-1突变造成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和氧化应激是导致PD的主要病理机制,DJ-1可以调节分子伴侣介导自噬抑制α-突触核蛋白沉积和上调DJ-1蛋白水平可抑制氧化应激;发现PD存在异常激活的JNK信号转导,CD200和CD200R及线粒体功能紊乱等新机制;建立研究早期PD非运动症状的5-羟色胺能细胞模型,填补了该领域国际空白,为研究PD早期预警和诊断提供了有效工具。

创建多模化生物标志物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项目组率先发现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PD高度相关,是预测PD的重要标志;经颅超声检测中脑黑质区异常高回声大于20mm2有助于诊断及与原发性震颤和多系统萎缩的鉴别诊断,与DAT-SPECT分子影像技术高达92%的一致性,被纳入中国PD诊断新标准;嗅棒检测到嗅觉障碍的测定值低于8.1对诊断P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8 1%,联合经颅超声特异性可提高到100%;功能磁共振脑网络检测有助于PD和伴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人工智能可穿戴技术对PD与原发性震颤的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达90%;α-突触核蛋白甲基化和miR-4639-5p水平改变对PD具有早期预警和诊断价值。多个标志物组合将早期诊断率从77%提高到100%。

发现若干治疗新药物和促进干细胞移植效果的新方法

目前对P D 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既对中线症状如步态障碍、姿势平衡和言语障碍等缺乏疗效, 又缺乏疾病修饰和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延缓疾病进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解决上述治疗难题的有效新药物。项目组在机制研究发现明确干预靶点的基础上,研发了若干中药单体(姜黄素等)、化合物(K252a)对PD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同时发现亚硒酸盐可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

提出全程优化治疗新理念和创建治疗新方案

项目组提出早发现早干预策略,推迟疾病发生发展;提出缓慢递增、小剂量达到满意疗效和小剂量联合治疗新理念,将43%的近期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到7.3%,28%~77.6%的远期并发症显著降低到10.3%;基于症状类型和药物基因组学,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提出药物、手术、运动康复和心理疏导综合治疗方案。

项目发表代表性SCI论文20篇,项目负责人主持制定PD诊治指南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成果被收录进4本教材,主编(译)4部PD专著,主办第19届世界帕金森病大会。该项目取得的创新成果大力提升了我国PD的诊治水平,也提升了我国在PD研究和临床上的国际影响力。(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22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