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五)
发布日期:2022-04-18 14:43:20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 浏览次数:

肢体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目前肢体创伤救治流程不规范,救治体系不完善,肢体损伤后组织修复机制不明确,是创伤疾病致残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南方医科大学的余斌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肢体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围绕该领域的科学问题制定了规范指南,设立国家区域创伤中心,高效统筹创伤医疗资源,探索损伤后组织修复新机制,全面提高了我国肢体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1.建立我国肢体创伤救治标准方案,推动救治流程规范化:建立我国首个开放性骨折诊疗指南,并以主要参与单位建立肢体创伤救治系列指南,推进肢体创伤诊治规范化;深度参与肢体创伤救治服务流程的建立及围手术期管理的体系构建。

2.牵头设置国家创伤区域(中南七省)医疗中心,初步建立并推广国家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地区),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标准,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显著提高我国创伤救治的水平;搭建基层医院创伤救治网络,覆盖广东省所有行政区域内二甲以上医院330余家;开展严重肢体创伤相关继续教育项目培训,打造肢体创伤救治国际学术交流品牌。

3.发现肢体严重创伤后组织修复新机制,为指导肢体严重创伤救治提供理论支持:揭示老年性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发生的新机制,为其治疗提供新靶点;构建新型3D打印骨修复材料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发现运动损伤后软骨退变的关键机制,并应用中医药和植物药有效成分治疗骨退行性变,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揭示运动性肌腱损伤的关键机制,为肌腱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两种侵袭性病原真菌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近30年来,侵袭性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生命。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杨蓉娅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两种侵袭性病原真菌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 )和毛孢子菌病的研究,发现并成功救治了中国首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鉴定了中国首株T.asahii ,被国家菌种资源库和GenBank收录,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

1.关于T.asahii的研究:破译T.asahii标准株与环境株的全基因组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发现并鉴定了3个对氟康唑耐药的关键耐药基因;研究了纳米银和生物膜状态下乙醇对游离T.asahii的敏感性及杀伤作用;研究了体外常见抗真菌药单药及两-两联合对T.asahii的敏感性;研究了抗真菌药与非抗真菌药(黄连素、舍曲林、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对T.asahii的敏感性;首次对全球近40年185例毛孢子菌菌血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证实干扰素-γ可增强巨噬细胞对T.asahii的杀伤作用;证实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可以快速、特异、准确地鉴定T.asahii感染。

2.关于不规则毛霉的研究:报告及分析了不规则毛霉所致的皮肤和内脏感染病例及其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不规则毛霉的分类学、分子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解释了其感染主要发生在以中国为主亚洲的主要原因,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对不规则毛霉感染进行单独及联合抗真菌药体外药敏研究,为其临床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肘关节损伤初始治疗失败常导致关节畸形、退变,终末期需行关节置换治疗,然而肘关节置换术失败率较高。为降低传统治疗方案的失败率,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蒋协远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通过十年潜心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成果。

1.率先提出肘关节僵硬的“手术-康复-心理”一体化治疗的中国模式:通过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减少术后出血、术后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围手术期采用局部小剂量单次放疗和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复发、以主动静态渐进性拉伸为主的康复方案等方式,10年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1416例,显著改善了90%以上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明的长柄肘关节铰链式外架在全国广泛应用,降低了桡神经损伤率。

2.首次建立符合国人特点的肘关节置换新模式:建立健康成人肘关节与假体设计相关的解剖参数,根据参数改进手术方式,减少假体磨损,极大提高了国人肘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首次采用尺骨侧假体插入桡骨的方法治疗伴大块骨缺损的假体失效患者,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陈旧性Essex-Lopresti损伤,使大量复杂前臂损伤和伴有大块骨缺损的肘关节假体失效患者从中受益。

3.率先建立不同类型肘关节旋转中心定位系统:建立三维导航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光学定位系统和机械定位系统等不同类型肘关节旋转中心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准确率,降低了外固定针松动、断裂及外固定架断裂的发生率。

4.首次建立“中国肱骨髁间骨折及桡骨头骨折数据库”:启用系统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录入模式以及智能化病例随访体系,开展基于该数据库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带领肘关节外科领域进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创新理论和治疗新策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临床常见、发病率高以及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科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以视网膜血管病变为原发性和核心性病变,同时伴发视网膜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造成患者视力的损害。DR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由此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深入探讨致DR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寻找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靶点成为当务之急。南京医科大学的蒋沁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创新理论和治疗新策略”,基础紧密联系临床,系统揭示了DR的发病机制,解决了DR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的问题,为DR的发病机制提供创新理论,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针对DR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发现并鉴别了3个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运用于DR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

·针对DR的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病变,从临床试验、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三个层面,揭示了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病变的调控机制,为DR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针对作用机制进行了DR的临床治疗研究,筛选了一个DR的治疗药物,即来那度胺,发现了多点激光较单点激光治疗增殖型DR的优势。

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项目组成员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举办学术研讨会21次,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并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筛查档案6000余份,随访电子档案2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社会价值。


提高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肾移植疗效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我国每年罹患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逾百万,器官移植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从2015年起,我国进入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取代司法途径来源器官的新时代。然而,临床面临着DCD供体器官质量较差、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高发、长期存活率下降等巨大挑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明英姿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提高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肾移植疗效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从2010年率先在全国开展DCD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经过10年攻关,在术前、术中、术后及长期随访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及应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为DCD器官移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建立了低温机械灌注维护DCD供体器官体系,揭示了低温机械灌注优化供体质量的作用和机制,从而提高了DCD供体器官的利用率,改善了DCD肝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官灌注、运输、修整、保存系统,显著提升了肝肾移植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在国内率先应用MICA抗体检测技术,建立了DCD肝肾移植患者术前免疫监测的路径,突破了国内目前仅用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检测排斥反应的局限,降低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基因多态性与DCD器官移植近远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将基因组学技术运用于DCD移植领域,初步揭示了免疫抑制剂(IS)代谢酶、炎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IS浓度、排斥及感染发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预防移植术后排斥和感染,有效地提高了DCD移植疗效和患者长期存活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策略的构建及相关研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继发于眼内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难治性青光眼,最常见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由于原发病的复杂性与NVG本身的特殊性,传统降眼压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极低,且各种治疗措施均是针对眼压升高,而导致NVG的原发病却常常被忽视或没有机会得以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明威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策略的构建及相关研究”,历时18年对NVG的干预策略、应用基础研究、行业规范等进行系统探索,构建了完整的NVG防治技术体系并获得良好推广。

项目从临床需求出发,探索疾病干预机制,深入思考NVG治疗的核心目标与关键技术,创新性构建NVG治疗策略,即:以保留视功能为核心治疗目的,以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为治疗目标,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抗青光眼手术为关键手段的NVG综合治疗策略,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及推广,临床救治240余例面临失明风险的NVG患者,90%以上的患眼视力稳定或提高。

除了构建NVG临床治疗策略,本项目还针对NVG治疗策略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发现糖尿病继发NVG患者中,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后玻璃体中VEGF浓度明显降低,虹膜新生血管短期内即可消退;在对NVG另一原发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中,发现眼内VEGF水平、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患者病情程度显著相关。以上研究为抗VEGF治疗作为关键手段提供理论基础,发现NVG患者虹膜中其他新生血管因子和整合素αV表达水平远高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发新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髋膝关节置换诊疗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我国髋膝关节置换年手术量已逾70万例,并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传统诊疗技术造成手术后仍有15%~20%患者疗效不佳。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周一新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髋膝关节置换诊疗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潜心研究12年,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

1.首次提出特定关节疾病新分型与复杂关节置换系列新技术:国际率先提出了基于畸形来源及外侧副韧带状态的外翻膝新分型并发现了新体征;首次提出基于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侧不同亚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精准手术方案;首创了用于膝关节置换的后方神经血管安全区和髋关节假体螺钉固定新方案。

2.建立了髋膝关节置换失败机制诊断新方法及再置换技术新体系:首次提出将数字减伪影断层融合技术应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诊断;国际率先指出关节穿刺液白细胞分类比例是预测假体周围感染再置换成功率的最佳实验室指标;建立了术后金属离子病的临床、影像学、离子浓度、病理联合诊断新方法;国际首创髋臼侧“圈点柱”重建方案并创建了延伸固定技术;揭示国人膝关节偏心距的矢量特点,建立了国人关节线高度的多种算法。

3.首次发明了髋膝关节置换系列智能手术工具:国际首创了用于全髋置换、全膝置换、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智能试模,实现了术中实时监测关节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可用于精准控制假体位置及软组织张力,精度较传统目测提高5倍以上。

4.首次建立我国髋膝关节置换快优临床路径与风险评估控制体系,建立阿司匹林联合机械预防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方案。

5.建立人工关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制成功了从初次置换到复杂再置换的28个系列关节假体,打破了国外假体对关节市场的垄断。


细胞移植组织移植人工关节植入治疗膝难治运动损伤临床研究和转化

随着我国运动人口、职业运动员和老年人口的增加,膝关节难治性运动损伤问题越来越突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余家阔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细胞移植组织移植人工关节植入治疗膝难治运动损伤临床研究和转化”,通过8家医院与2家理工科团队的医工交叉协同攻关,在难治性运动创伤的临床研究和转化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1.同种异体、异种异体和组织工程半月板:始建国内首个“运动创伤和关节外科专用组织库”,研发深低温冻存人同种异体半月板,在国际上率先用新一代半月板移植技术完成首例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进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研究和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并成功临床转化。

2.难治性膝软骨损伤修复: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软骨移植和组织工程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研究,并成功临床应用和转化相关专利产品。

3.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断裂的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转化:国际上率先应用异体肌腱新术式;研发个性化3D打印膝关节支具用于异体肌腱韧带术后康复;用国际领先术式发挥异体肌腱之长、规避异体肌腱之短。

4.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国际上率先开展多种方式的运动员ACL和PCL重建;将自体肌腱重建ACL和PCL的重建方式从单束重建提升到解剖双束重建;拓展了自体肌腱的使用范畴。

5.微创全膝置换技术、半个性化和个性化全膝置换人工关节的研发和转化:国际率先证明避开股四头肌的微创全膝置换术优于常规微创全膝置换术,并国际首先报告国人股四头肌内侧头分型,国际首创半个性化和全个性化全膝置换假体及相关手术工具,相关21个专利已正式签约转让。(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37卷第7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