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会举办鉴定专家培训会 全面提升医学鉴定能力和鉴定水平
发布日期:2023-12-06 14:58:15 来源: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 作者: 浏览次数:

12月3日,河南省医学会举办医学鉴定专家库候选成员培训会,邀请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疾控中心等专家现场授课,全面提升我省医学鉴定能力和鉴定水平,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正常医疗秩序、推动我省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王仲阳,医疗应急处处长马高峰,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等参会,会议由副秘书长胡建平主持。




近年来,在省医学会和各位鉴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医学鉴定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鉴定公信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鉴定意见被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各级人民法院广泛采信,成为纠纷调解和诉讼判决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合理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防范预防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促进平安医院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医学鉴定工作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卫生健康委认可度和信任度的持续提升,省医学会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政府转移职能,开展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职业病鉴定、病残儿鉴定、计划生育并发症鉴定等。

今年,省医学会利用继续医学教育平台进行了“依法执业下防范医疗纠纷”专题授课,还积极推动医学鉴定工作成果转化,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医鉴工作中发现肺栓塞救治不当导致医疗损害案件较多,及时依托专家力量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探查过错成因,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医疗质量改善。其中,委托郑大一附院呼吸科程哲教授团队组织撰写“肺栓塞专题医鉴警示”,这是我省医学会和医鉴专家第一次做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医学鉴定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政策性强、法规性强的特点,涉及的临床专业类别繁多,需要建立一支具备法律法规知识、鉴定业务能力、医疗专业知识、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不计较个人利益的高素质的医鉴专家队伍。为便于开展各项鉴定工作,省医学会建立了医学鉴定专家总库,将各鉴定类别的专家库(子库)统一纳入,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类别鉴定业务的开展。在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共推荐了3989名候选专家。经审核,确定了鉴定专家库候选人3782名,涵盖了30个一级学科、83个二级学科、54个三级学科,专家库规模更加壮大,学科类别也更加丰富和科学。

王仲阳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充分认识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和强化医学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我省医学鉴定工作质量。要打造高素质专业队伍,全面提升我省医学鉴定队伍实力,持续提高鉴定水平;充分发挥好医鉴专家力量,组织专家对鉴定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复盘分析,总结医疗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特点规律,为政府决策监管、医疗纠纷争议解决提供科学依据,为医疗机构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提出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建议,筑牢我省医疗安全防线。医学鉴定专家要恪守职业操守,公平公正鉴定,加强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学习,履行“医学法官”职责,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以审慎注意和细致检视的角度,认真发现医疗机构、医疗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具专业、权威和经得起检验的鉴定意见,努力保障社会公平公正。要强化医学鉴定结论和医疗质量管理有效衔接,通过加大医学鉴定结论结果运用,将鉴定意见反映出的有关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有偏差、医疗行为不规范、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形成监管压力,层层传导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督促医疗机构做到举一反三、持续改进,减少事故争议发生,形成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王伟在会上要求,此次培训会为专家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要求专家候选人全员全程参加,培训结束后,将现场进行线上考核,经考核合格,聘为河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医学鉴定专家要不断提高鉴定业务能力,熟悉鉴定指导思想、鉴定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不断积累鉴定经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鉴定能力,在鉴定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医学鉴定专家。



12月2日,河南省医学会还举办了医鉴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全省40余名医鉴工作者参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医鉴办专家现场授课,研究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我省医疗事故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