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风?怕冷?其实是披着隐形衣的“心病”!
发布日期:2024-11-20 09:50:49 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

  酷暑难耐的高温季节,短衣短袖、空调风扇是生活中的常态,而有这么一群人却似乎与身边的人总是“格格不入”。他们即使在夏天也戴着冬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贴着暖宝宝,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既怕风又怕冷,家里不敢吹空调,就连风扇都不敢用。



每当看到这样的“怪人”时,你或许会投去不同的目光?

抑或是你或你的家人正在遭受此“怪病”而感到万分苦恼?

其实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一种叫“躯体症状障碍”的精神心理疾病所造成。

那么,什么是躯体症状障碍?下面跟着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SD)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一个新的分类名称,是指以突出的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伴随异常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造成影响的神经症性躯体障碍,其形式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临床多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统计,SSD的发病率为5%~7%,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0。也就是说,人群中平均每20个人里就有1个人患有SSD,女性的患病比例远远高于男性,可见此病发病率并不低。

患有SSD的患者大多是医院的“常见到访者”,经常就诊于医院各个科室,做了许多检查,却依旧没有查出什么毛病来。他们无法接受自己这些没有问题的检查结果,因此反复求医问诊,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躯体症状障碍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怕风、怕冷其实只是SS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中的一部分,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躯体的不适为主。


 造成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SSD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1.人格特征及不良认知模式:此类患者常存在异常神经质的特性,他们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负性生活事件,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增加,而产生各种躯体不适。

2.社会文化因素:生活中的负性事件、社会文化、社会支持都对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产生影响。

3.生理因素:研究表明,SSD与前扣带回、岛叶皮层和梭状回等脑功能部位异常有关。

4.心理因素:由于不善于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长时间压抑后可能出现全身不适。

5.家庭因素:父亲养育方式中的拒绝否认、过分保护和母亲养育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都是易感因素。


  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患者应去精神心理专科就诊,接受正规的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尚无针对躯体症状障碍的“特效”药物,但合并明显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以及联合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患者躯体症状和情绪。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和催眠等。

3.自我调节:在生活中要学会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丰富生活,寻找兴趣爱好,如唱歌、运动等,转移注意力,获取生活的乐趣,减少对身体的关注。



 不可忽略的诊断问题

躯体症状障碍在更年期女性中颇为常见,她们常因各种躯体症状而就诊于综合医院各科门诊。而患者在就诊于精神心理专科时,由于SSD诊断标准过于宽松,容易漏诊躯体疾病。研究表明,诊断为SSD的患者中可能包括15%左右的癌症或心脏病患者,26%左右的肠易激综合征或纤维肌痛患者。因此,全面的评估与持续的监测必不可少,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信通过此文,大家对躯体症状障碍这个病就不再陌生了吧?如果以后身边有正遭受各种躯体症状折磨的朋友,请给予他战胜病痛的信心,还记得别忘了提醒他一句:“嘿!你可以去精神心理专科看看哟!”让我们一起帮他掀开这层隐形衣!


作者:夏  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审核:杨  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主任医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