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求发展 代代传承谱“心”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日期:2019-10-17 13:50:52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韩雅玲 马长生 蔡军 陈茂 程翔 李洋 浏览次数:

1978年8月,以心血管内科、心胸血管外科、心血管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专家为骨干的新专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如今心血管病学分会已经成为中国心血管病学界学术影响力最大、最具活力的专业学术组织。经过几代中国心血管医生的探索、学习、借鉴和创新,中国心血管事业不断开启新的篇章,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心血管病防治水平大大提高。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全面回顾我国心血管病领域发展历程,并展望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发展趋势,倍感欣慰。

 

冠心病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国对冠心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十分重视,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1984年,我国开展的多省区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协作研究, 不仅提供了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情况,还推进了我国在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培养了最早一批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工作的专家,也为流行病学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并融入世界贡献了重要力量。2005年出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的综合报告。

优化的药物选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冠心病监护病房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型医院相继建立,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从30%左右降至15%左右。1984年,国内开展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成功,并随后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尽管我国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可喜的是近年进步幅度较大。中国学者不仅参与了国际研究,还在部分研究中起主导作用, BRIGHT研究和I LOVE IT 2更是得到了欧洲指南的引用。

1973年,我国学者首次成功施行国内首例经皮穿刺经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985年开展的经皮球囊导管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开创了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近10余年来,介入治疗在我国迅速发展,每年例数以11%~25%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不仅一些新技术、新器械不断引进,我国学者也不断对相关技术和器械进行研发,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多种新型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大大促进了介入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许多研究及新技术多次被欧洲指南引用,标志着我国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已由过去的模仿、学习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迈上产学研相结合和自主创新发展的新台阶。

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系统地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近20 年来,我国学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代谢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炎症免疫对血管的影响以及血管稳态构成与维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20世纪80年代,溶栓治疗的开展推动了心肌梗死特别是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脏重构的研究。 

 

心律失常及起搏 与国际接轨

1962年,我国启动了心脏起搏器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工作;此后20余年间,我国从事心脏起搏技术的专家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经验。20世纪90 年代,我国心脏起搏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起搏治疗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国内主要电生理中心起搏器植入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我国电生理事业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起步。随后的20年中,国内专家大力开展了心脏电生理技术研究。1991年,我国专家分别报道了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这是国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开始;1995年组成的“全国射频消融疑难病例研讨会”手术队,对疑难射频消融病例进行攻关,促进了国内导管消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998年,我国完成国内首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启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的发展历程。

近10年来,我国心律失常领域临床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高质量的临床型研究越来越多,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中国证据。其中“房颤相关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消融还是起搏治疗”研究直接修改了欧洲房颤指南对此类情况导管消融治疗的推荐级别。

 

高血压 几代人筑梦辉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完成5次全国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至23.2%,患病人数达到了2.45亿人。

1960年,我国学者提出综合快速疗法, 强调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降压,这与后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1965年,我国学者提出“小复方”构想,并研制出了“复方降压片”。

多年来,我国学者开展的多项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誉,对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结果被国际高血压指南引用。在CCS-Ⅱ、ONTARGET等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也都可以看到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身影。

1969年,我国研究者在首都钢铁公司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并在此积极推行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首钢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治疗与管理模式称为“首钢模式”,并赞誉为发展中国家人群防治模式。此后,“全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项目、“燎原计划”等模式也被证实适合我国国情并得到大力推广。1998年,卫生部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并每年根据相关情况选定不同的高血压日主题, 举行主题相关的学术活动。

我国于1958年开始了对高血压的基础研究。当时,主要聚焦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发病机制和药理学等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我国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勇于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

 

结构性心脏病 从无到有再到国际前列

20世纪70年代,北京、上海相继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此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发展。21世纪初,国产封堵材料的成功研发促使先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在全国推广。数据统计显示,2009—2018年,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数量逐渐增长,总例数为世界之最。在先心病新材料器械研究方面和术式改良方面,我国学者孜孜不倦,不断尝试,实现了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双提高。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2010年,我国开展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推动了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在我国的又一次大发展。国产瓣膜的自主研发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推广也在齐头并进。

此外,我国学者在经皮心室重建术、心室折叠减容术、Algisyl-LVR可植入性水凝胶治疗手术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免疫吸附治疗等方面,也有所突破。另外,我国学者首创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为微创室间隔减容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心血管领域的发展历史,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国几代心血管医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尤其是1978年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以来的40余年,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实现了从模仿、改进到创新的跨越。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中国心血管医生将以未解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携手投身于新技术、新理念、新药械的创新事业中,进一步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流程,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帮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保障水平。(供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执笔人:韩雅玲 马长生 蔡军 陈茂 程翔 李洋)(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8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