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谋划 重点推进 CSC再上新台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谈分会规划
发布日期:2019-03-21 14:32:12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邢辰 浏览次数:

31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第十一届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CSC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强调,本届委员会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入万策的核心理念,以追求学术、推广公益、培养人才为分会建设的三大主要任务,营造公平有序的工作环境,协助政府卫生部门做好心血管疾病群防群治, 推动中国心血管医师防诊治水平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三年规划 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分会形象

韩雅玲院士指出,未来3年, CSC将从4个方面着手提升分会形象,主要包括党的工作小组换届和党建任务、打造国际影响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1.完成新一届党的工作小组换届和党建任务 经全体党员会讨论通过,新一届党的工作小组包括9名成员,韩雅玲院士任组长, 于波教授、王建安教授、黄岚教授任副组长,吴书林教授任纪检委员,张抒扬教授、杨新春教授任宣传委员,张瑞岩教授、杨跃进教授任组织委员。未来,党的工作小组将重点在5方面发挥职能: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参与分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委员增强政治认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医学人文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方法。

2.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分会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CSC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但同国际一流学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分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思路,包括: ①营造求真务实、民主争鸣的学术氛围。②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首位,配合完成好国家疾病防治计划相关内容的制定、咨询和推广。③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提供证据支撑。④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向国际先进技术学习,加强与国际学术技术的交流合作。目前,CSC正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同美国心脏协会商谈Knowing Diabetes By Hearts合作项目。⑤努力追赶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争取早日跻身国际一流学会。

 3.提升我国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和学术水平 建立高度实用的智能化临床研究与支持系统。建立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专业支持团队。建设全国分布式心血管临床数据平台。支持创新性临床研究,开展CSC牵头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注册研究,实现试验数据共享、共同发展。

 4 . 提升我国心血管病临床诊疗治疗质量 起草发布专业指南共识,加强推广宣传,与实践接轨。建立高水平的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改善和临床科研平台(如CCC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2018年开展的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量控制项目等)。通过以数据收集、分析评价、结果反馈和质量改善4部分组成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中国心血管病医疗系统遵照指南的建议进行临床实践。持续改善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韩雅玲

2019年工作重点 多方协作搭建学术活动大平台

 1 .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为了更及时地传播国际先进理念、更好地发挥省级心血管分会的积极性,分会将在既往每年一次学术年会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学术会议,实现“一年两会”, 两大会议将分别在北京(10月) 和京外地区(上半年)召开。新增加的学术会议将突出临床,名称为“中国临床心血管病学大会(China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Conference,简称4C)”,第一届4C计划于2019年5月10—12日在石家庄与河北省心血管病学年会联合举办。

作为CSC分会多年来的品牌项目,2019年的CSC学术年会将与心血管领域最大规模的大型会议“长城国际心血管病会议(长城会)” 合并办会。两会合并召开,旨在加强国际交流,尤其是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联系;加强临床研究板块的内容,办好最新临床试验专场,鼓励国内专家将重要的研究在年会首次报告。韩雅玲院士指出,要将CSC的高学术水平与长城会的规模优势及国际影响力相结合,强强联合,打造成一个更好的会议平台,把全民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康复、强基层、健康大数据、科普、移动医疗、中西医结合等关键词融入到会议元素中,强化心血管医师“大健康”的概念。同时,分会还将秉承“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原则,倡导分会年会或学组会议与区域性学术会议共同举办或设立联合论坛。总之,分会将在未来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组及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加强委员单位间的联系协作,为组织好分会的学术年会及学术活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2.组织建设及人才培养 按照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要求, 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分会学组、青年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换届工作及办公室秘书班子的组建等工作。本届委员会将在保留上届委员会16个学组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及委员建议新增心血管创新及转化学组、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大血管学组、肿瘤心脏病学组5个新的学组。

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学组:旨在创建临床、卫生政策制定者及企业和投资界沟通的平台,将患者需求与医师临床治疗创新理念和创新产品设计相结合,尽快转化为学术成果及诊治产品。

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 旨在探索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帮助医师作出最优的临床决策,改善临床难题,推进“精准医疗” 在冠心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肿瘤心脏病学学组:旨在通过肿瘤学与心脏病学两大学科的融合,缩小差距,建立肿瘤心脏病学的防治团队,探索肿瘤与心血管病共同的发病机制,优化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大血管学组:关注大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包括介入及药物治疗)、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及多部位外周血管病的合理治疗,以及有效的健康管理。

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旨在整合分会资源,做强中国心血管临床科研,帮助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心血管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未来, 学组计划开展4项重点工作:成立临床研究学术委员会;每年遴选并资助6~8项重要临床研究; 评选出2名50岁以下的临床研究“新星”(主要研究者),到国外大型临床研究中心参观学习; 建立中国心血管临床研究基金。

 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精准扶贫是中华医学会以及分会的重要工作之一,2019年分会将继续广泛宣传、积极参与“世界心脏病日”“共铸中国心”等公共健康活动中,全力推进健康科普、公共健康宣教及开展公益活动。

 4.其他工作 此外,在网站及宣传方面,分会计划通过多种媒体及时更新分会资讯,努力将分会网站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医学教育平台。分会杂志方面,在继续办好《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基础上,计划创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并力争在4~5年内被SCI数据库收录。此外,分会将在北京设立常设机构,为学会与分会、分会与委员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会议现场

小结

回首来路,倍感欣慰。韩雅玲院士表示,CSC成立41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为促进中国心血管学科全方位快速发展及与国际先进接轨提供了学术支持,现已成为国内心血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对此韩雅玲院士指出,CSC要在高质量、高水平办好心血管年会等核心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传播心血管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水平,加大对基层医师和中青年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为使CSC早日跻身国际一流学会而努力奋斗。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5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