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砥砺前行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日期:2019-08-14 15:42:03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浏览次数:

1977年,在北戴河召开的“肾炎座谈会”成为我国肾脏病学发展的里程碑。 198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肾脏病学分会)正式成立。肾脏病学分会在风 雨中走过了三十九年,在十一届主任委员的引领下,大力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提升全国肾脏病诊治水平、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从事肾脏病专业的医务人员已经从当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数十万人,肾脏病专业学术水平已经得到国际肾脏病学界的高度认可,每年举办的肾脏病学术年会的规模和质量享誉全球。

 肾脏病学分会历届主任委员

全面提高我国肾脏病学诊治水平

肾脏病学领域的前辈们带领全体肾脏专业同道不懈奋斗,从一片空白开始建立了肾脏学科;开展了肾脏活检并把肾脏病理做到国际水平;从无到有地开展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将现代分子细胞生物学、现代免疫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学科与肾脏病学完美结合发展。对于我国常见的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 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 肾炎、ANCA相关血管炎、成人遗传性多囊肾病、急慢性肾衰竭等的发病机制与防治,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开创性的杰出成果,为国际肾脏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十余年来,肾脏病学分会建立了完整的肾脏病诊断体系,从临床综合征发展到病理诊断、分子诊断,甚至基因诊断, 肾脏病诊断水平迈入了国际前列;建立适合我国的肾脏病诊治策略,引进技术,中西结合,使肾脏病的治疗水平飞速发展; 建立适合我们国情的慢性肾脏病防治体系 和尿毒症的一体化治疗体系,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有机结合,使我国慢性肾病和尿毒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完善的血液透析血管通 路、腹膜透析通路等手术和维护体系,并发展成国际前沿水平;开创性地在肾内科开展肾移植手术,建立起国际先进水准的肾移植系列技术;制定并不断改进肾脏病 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指南,包括贫血、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等,使我国肾脏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更加规范。

 近年来,肾脏病学分会建立了全国和各省区市的肾脏病和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保证了肾脏病诊治质量得到专业监督并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努力奋斗,实现了让我国人民在国内能够享受最先进的肾脏疾病 医疗和健康服务的目标。

 

教学与科研并重,学术水平获国际认可

人才培养 老一辈肾脏病学者们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肾脏病已经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后训练、规范化培训、专科规培、专科护士培训 、 专业进修学习等完整的培养体系,撰写了高质量的系列教材。分会在成立之初 , 人才培养即向国际前沿看齐,不断与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欧洲 肾脏病学会等国际大型学术组织合作, 支持和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培训项目,通过“外引内培”,培养出一代代青年俊杰。肾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扎 根基层默默奉献的肾病科医务人员,也有指引学科发展的顶尖专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四青人才等高端人才不断涌现,他们追随前辈的足迹,谨记传承发 扬,把我国肾脏病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临床研究 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课题、自然基金创新团队、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均见证了全国肾脏病专业学者的努力和汗水。在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从40年前的不足百篇到现在每年数千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 、 JAMA ……这些国际顶尖的杂志,常常见 到我们的研究成果。肾脏病专业的成果获得了国际国内无数大奖,在国家科技奖的领奖台上,多次出现肾脏病专家团队的身影,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8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为我国医学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工作  2006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登记网络;2009年5月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血液净化登记工作。2010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汲 取国内外的经验,建立了中国血液净化信 息登记系统(CNRDS:HTTP://WWW. CNRDS.NET)。

品牌会议 经过近40年发展,在学会引领下,肾脏病学术年会规模从最初几十人的会议已经发展成如今万余人参与的大会。2018年中国肾脏病学会学术年会暨亚 太肾脏病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 开,参会代表超过11 000人。每年会议论文稿件从51篇发展到如今的数千篇,参会代表也扩展到世界各地。肾脏病学术年会始终以弘扬学术为第一宗旨,邀请众多国内外专家提供高质量学术讲座,遴选优秀 研究论文报告,组织优秀壁报展示等活动,会议的规模和质量已经享誉全球。

 

积极完成政府任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七十年巨变 , 祖 国已经牢牢屹立于世界前列。肾脏病学分会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为了改善我国肾脏病防治现状,不断为政府建言献策,从慢性病管理到危重病的血液净化;从尿毒症的替代治疗到肾移植的政策法规。今天,肾脏专业已经从肾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始扩展到给血液病、感染性疾病、危重外科手术、内分泌疾病、 风湿病、重症医学等各个专业的患者提供支持。在各专业诊治场景中,都有肾脏专业医务人员活跃的身影;在抢救的关键时刻,肾脏科医务人员都能够提供最好的肾脏支持。 

大型矿难、泥石流、SARS、甲型流感、汶川地震、尼泊尔地震、化工厂爆 炸、非洲埃博拉病毒感染……各种灾难 面前,肾脏病医护人员总是冲锋在前。 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他们就开始参与抢救伤员、手术清创、治疗酸碱电 解质紊乱、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衰竭 和肾脏损伤…… 

目前我国肾脏病事业发展还不均衡, 贫困地区和基层医院肾脏科整体水平薄弱。多年来,肾脏病学分会不断组织专家撰写指南,编撰基层培训教材,建立培训基地,组织专项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支援 西部、服务革命老区,号召专家下基层、 结对帮扶,参与实地教学查房会诊。2007 年起,肾脏病学分会积极开展西部行活 动,先后走过宁夏、青海、新疆、贵州、 西藏、甘肃、云南等地。肾脏病学分会从2002年起,每年资助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肾脏病医护人员免费参加学术年会活动,截至2018年,已累计资助 2000余人次医护人员参会。

 正是肾脏病学分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重要 的成果用于我国广大的肾脏病患者,从肾脏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在祖国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肾脏病医 务人员的身影。反之,也正是由于根植于祖国大地,中国肾脏病学界才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肾脏病诊断治疗方案及指南共识,推出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脱贫工作少不了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和对尿毒症 的医疗保障。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全体同仁,踏实奉献,正如他们守护的肾脏,无声无息、无时无刻地辛勤工作,为健康中国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70年漫长遥远,70年又弹指一挥间!在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之际,祝愿我国肾脏病和医学事业蒸蒸日上,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供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