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为中华 奋发进取促腾飞——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日期:2019-09-04 14:29:27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浏览次数:


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泉,是人的希望之洲。血液学则是以血液和造血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作为团结全国血液学工作者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液学分会)成立近40 年来,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断成长与壮大。

 

 

1980年12月6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上,血液学分会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126名血液学工作者参加会议,同时选举出了以邓家栋为主任委员的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从此,血液学领域的全国性学术活动开始在血液学分会的领导下进行,而此前相关学术活动是在内科学分会内开展。

目前,血液学分会是中国血液学领域最大的公益性学术社团。经过几代血液学人的探索与耕耘,我国血液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 学术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学术会议规模逐年扩大。血液学分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就是中国血液学发展史的缩影。


 

1980年12月6日,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血液学组代表合影


蹒跚起步、自强不息 血液学科发展步入快速路

追溯中国血液学的发展史,可不仅仅是血液学分会成立后这短短的三十几年。

在旧中国,只是在极少数大城市中有寥寥可数的专业人员从事血液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血液学事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一些大的医院先后设置内科血液病专业组和病房。1957年成立的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标志着我国有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综合性血液学科学研究单位。自1973年起,全国掀起了组织协作组的热潮,个别条件好的省市成立了地方性血液学科研机构。

在培养和壮大专业队伍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第一医学院先后开办短期学习班。60年代初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举办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进修学习班,参训学员成为当时血液学队伍重要骨干力量。在信息技术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在天津连续举办了3期全国血液学知识更新学习班,解决了当时我国血液学知识陈旧、信息传播较慢的问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级血液学科研、医疗骨干力量,同时也为全国各地办班提供了一批师资资源。

历届全国性血液学学术会议,对于互通情报、交流经验、促进我国血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血液学工作座谈会是血液学领域最早的全国性会议,于1960 年4月5—9日在天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统一血细胞命名的建议》和出版《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的建议。会议期间还对全国血液学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发现全国从事血液学研究的专职人员在150人左右, 血液病专科病床有200张左右。如今,全国血液学从业人员和专用床位扩大了几十甚至近百倍,2018年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参会人数更是达到4000余人。1964年3月23—31日,全国首届血液学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期间拟订了《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标准》《白血病疗效标准》等草案。

1973年4月,张安、陈文杰、陈悦书、张之南、张桂如等克服重重困难, 在江苏苏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白血病协作会议,同时成立了5个地区性协作组, 讨论了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及其依据。1 9 7 8 年1 0 月, 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制订了《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的八年规划》, 并拟订了《白血病分类》《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草案》等文件,供全国血液学工作者进—步讨论。


1960年4月5-9日,全国血液学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 


奋发图强、硕果累累 不负国家重托人民希望

有为才有“位”。血液学分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中华医学会的办会宗旨,沿袭优良传统和作风,致力于团结和组织全国血液学领域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提高血液学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 促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血液学临床与基础相关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血液学的基础和临床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不断填补我国血液学领域的空白。

随着我国输血及血液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和业务学习的需要, 1980年2月, 《中华血液学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在数十年的办刊历程中,杂志坚持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 为我国血液学发展铺路搭桥,成为我国血液学工作者报道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引导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血液学分会共设立6个学组,各学组每2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对一些热点课题进行讨论以取得共识,向全国推广。血液学分会和各学组先后制订了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指南,为推动我国临床血液学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30余年的发展,血液学分会已成为我国血液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心,是广大血液学科技工作者的家园。自成立以来,分会始终以开放的眼光瞄准国际前沿,与众多国际知名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与国际血液学界的融汇交流。

在短短30余年的历程中,一代代血液学人不负国家重托和人民的希望,攻坚克难,硕果累累,推动着我国血液学事业从蹒跚起步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乃至超越。


风鹏正举、逐梦前行 推动中国血液学大发展

70年前,仅有寥寥可数的专业人员从事血液临床工作,而今数以万计的血液学人组成了一支肩负神圣使命的医疗科研团队,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正在竭力缔造一艘于病痛中拯救血液病患者的诺亚方舟,成为了推动中国血液学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瞻远景再创辉煌。前人有梦,吾亦有梦,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血液学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70年的时光,记录着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和奋斗成果,也记录着新中国血液学人的奋斗历程和奋斗成果。伴随着中国血液学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血液学人总会自豪地说——为了中国血液学事业,我们无怨无悔,我们甘愿奉献,我们将不懈追求! 我们相信,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我国的血液学事业,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在血液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供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6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