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迎华诞 党建引领促发展——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党建专题工作报告 | |||||
|
|||||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在中华医学会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分会党建工作,以“繁荣学术、加强管理、规范活动”为抓手,以“党员教育活动”为契机,做到医心向党,夯实工作,助推发展,迎接建党百年华诞。
深入基层培训,助力分会发展 按照《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通知》及中华医学会党委的要求,分会于2018年11月成立了第五届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党的工作小组始终重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自身学习与提高,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2019年3月、6月、9月以及2021年5月分会党的工作小组组织成员分别前往安徽金寨、吉林延边、山西太行山和云南蒙自进行党小组活动,活动期间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章,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分别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长治和平医院院史展览馆及蒙自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充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党旗前,我们又一次重温了入党誓词,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中华医学会会员科学道德行为准则》为标准导向,廉洁自律,努力在实现新使命的征程上展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召开全国学术年会及常委会期间,召开党的工作小组会议,除讨论分会相关事宜外,重点组织党员学党史、强党性,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自2016年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发起“生殖健康边区行”公益活动以来,分会把工作重点向边远地区倾斜,立足基层,服务社会,从延安到井冈山,一路走访边区红色路线,6年来足迹遍布陕西、甘肃、青海、广西、新疆、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安徽、吉林、山西等14个省份。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00余人次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参加生殖相关疾病知识的传播和义诊工作,惠及公众达5000人以上。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青委们通过义诊、教学查房、工作座谈,为基层医院业务提高及合理规划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义诊人数超过2000余人。2019年11月底,分会主任委员黄国宁和党的工作小组组长沈浣精心设计了包括基层生殖健康工作调研、面向以医务人员的生殖健康培训课程、义诊、现场一对一指导以及建立持续科技帮扶方式等内容的大宁县扶贫活动。 此外, 根据我国的区域布局,分会选择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家单位作为培训基地,于2019到2021年分别在四个基地举办了三届“IVF实验室技术培训班”(公益项目)11个期次,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操作示范教学、手把手操作指导以及学员动手练习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共培训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近240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辅助生殖机构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升。
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分会自成立以来,一年一度的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不断创新会议内容与形式,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学术交流品牌,德高望重的前辈们都曾经在这个舞台上为大家授业解惑,会议参加人数逐年上升。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福建省召开,会前组织了继续教育项目,分别举办了生殖医学临床讲座、生殖医学实验室技术讲座、生殖医学护理讲座、交叉学科讲座共计22个专题的生殖医学新问题和基础理论培训,新增的生殖护理基础培训专场吸引了200余名专业护士参加。在会前举办的2场“青年医生演讲及辩论赛”和2场“‘我们是胚胎学家’演讲比赛”,不但火热了会场,还在网络直播中吸引了5万多名医生的关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召开,大会围绕“生殖医学的新进展新技术”“ART机构优质化管理”“技术本身和子代安全性”“ART长远发展”等学术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提供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启发和拓展了年轻胚胎学家和青年临床医师的生殖医学思维和尽早参与学术研讨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殖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2019、2020和2021年分会召开了3次生殖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会议针对生殖医学临床及实验室技术研究新进展、关注热点话题、探讨有争议的技术等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和讨论,累计参会人数近3000人次。 为响应中华医学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神,分会在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的支持下分别于2020年3月6日、3月23日和4月3日举办了以“携手共创新生命”为主题的在线直播系列公益讲座3次,邀请了12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2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领域资深专家进行在线直播讲座,讲座聚焦生殖医学热点问题,解读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相关诊疗进展,3次在线直播公益讲座累计在线观看直播及参与讨论的人数达28 000余人次。
开展疫情防控,服务患者治疗 分会作为我国生殖医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组织,在疫情初期就积极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带领全国各个生殖中心为应对疫情的防控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分会积极组织生殖医学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各自团队的防控经验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针对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讨论和分析,提出了治疗开始前的筛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防护、医护人员的防护、实验室人员防护和环境消毒等五个方面的防护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实施进行指导和修正。先后发布了《生殖中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建议》《生殖医学中心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措施》等一系列专家指南,进一步指导了我国生殖中心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 国内疫情逐渐趋于平稳后,分会的专家们总结了中国生殖中心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的经验并向国际同行介绍,指导国外生殖中心科学抗疫,展示大国担当和责任。应英国“COVID-19国际辅助生殖(IVF)研讨会”的邀请,分会主任委员黄国宁教授参加了于2020年4月3日举办的“伦敦IVF实验室管理网络视频研讨会”,并代表分会做了题为“应对COVID-19疫情,我国生殖中心的经验分享”的专题报告。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群众认识 为了统一规范生殖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降低治疗风险,分会充分发挥专家学术作用,根据分会工作计划,分会于2019年启动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生殖医学词条》和《辅助生殖技术》等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目前上述书稿已经提交给人民卫生出版社,预计年内出版发行。同时分会启动了2020年度辅助生殖技术相关共识及指南的编写工作安排,本次编写包括生殖临床、实验室、男科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共识及指南15项,其中生殖医学临床学组负责3项、胚胎学学组负责4项、生殖男科及精子库管理学组负责7项、生殖伦理及管理学组负责1项。 目前分会正在启动《全国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的改编工作,该系列教材于2012年陆续出版,受到我国生殖医学领域从业人员的高度评价,这些教材的编写、规范的修订与制定,充分体现了分会的学科发展责任担当。 为了更好地开展不孕不育治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人们对生殖医学的认知度,分会认真落实专科医学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健康时报联合推出“疫后新生”为主题的系列“大夫说”原创视频节目,目前已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健康时报网、健康时报官方微博、健康时报客户端、今日头条、优酷、腾讯、爱奇艺等平台播出。由分会邵小光副秘书长负责的ART科普宣教片样片已于2021年4月16日播出,同时分会还与中华医学信息导报联合举行生殖健康科普在线公益讲座,目前已经完成部分讲课视频的录制工作。 以上点点滴滴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华医学会党委的正确领导,追求卓越是我们分会发展的动力,分会定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广大生殖从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严格遵守学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高学术水平,努力做好分会的各项工作,迎接建党百年华诞。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