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症医学分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5-18 14:52:54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管向东 浏览次数:

管向东


  2018年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走过的第一年。第五届委员会全体委员携手全国ICU的同道们,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中华医学会正确领导下,在重症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成立了分会党的工作小组;(2)启动“一带一路”近二十个国家重症学会学术交流;(3)开展了重症专业的专培基地建设;(4)顺利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5)科研进步获得国际上的高度认可。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度过了重症专业丰收的一年。本文就重症医学分会2018年的工作做一总结。

 

第十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重症智慧

2018年5月17—21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在杭州G20会场顺利召开。本次大会阵容强大、内容丰富,无论规模及学术交流水平还是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参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本次大会邀请国内重症医学专家428位、外请嘉宾57位,共组织11个大会报告、576场专题发言、38场病例讨论。大会共设有1个主会场、19个分会场、4个壁报发言区、12个专题workshop共计36场、讨论点评69人次。

本次年会亮点很多:(1)首次在开幕式前安排了“快闪”节目——“歌唱祖国、唱响重症”, 激昂的歌声、美妙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开幕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且共计10万人次网络在线观会。(2)开幕式上,主任委员管向东教授向全国同道逐一介绍了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及青年委员,展示了新一届重症人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3) 秉承友好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15个国家共同启动了“一带一路”重症医学学术交流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中,重症医学专业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一支促进友谊的力量。(4)经中华医学会批准,重症医学分会聘请11位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热情支持分会学术活动的国际专家作为荣誉教授,并首次成立国际荣誉教授专家组,为推进重症专业不断向前发展助力。

2019年5月,我们将在珠海召开第十三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大会主题确认为“融合·创新”,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凑进行当中,让我们5月相约珠海。

 

党建工作

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对重症医学分会各项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重症医学分会在2 0 1 7 年1 2 月第一次主委和常委工作会议上,成立了党的工作小组,组长:管向东教授;组织委员: 于凯江教授;宣传委员:陈德昌教授;纪检委员:康焰教授;群工委员:严静教授;委员:刘大为教授、邱海波教授;联络人:杨毅教授。考虑到青委工作的需要, 2018年8月增补了青年委员会(青委)副主委吴健锋教授和刘玲教授为党小组成员。党小组成员参加每次主委工作会,充分参与重症医学分会的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确保分会工作的政治正确。

党小组成员还积极组织了委员、青委和全国各地专家们进行多次的党建活动,参观党的一大会址、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嘉兴南湖红船。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党的凝聚力,也有力保障了重症医学分会各项工作的高效正确。

 

学科建设

重症医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响应了社会和医学的发展需求,发展迅速。200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8年重症医学专业被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定位成为二级学科(学科代码: 32058)。2009年卫生部将重症医学列为一级诊疗科目,2010年重症医学获得首批临床重点专科,2016 年进入复旦排行榜专科排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却没有重症医学专业的规培基地。经过几届委员会和全国重症医学同道们的共同努力、强烈呼吁,2018年终于新增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试点专科,这将为重症医学规范化专科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仍然要继续努力、大声呼吁,争取尽早实现重症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一带一路”与对外学术交流

2018年5月,杭州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上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了全国年会。随后,应俄罗斯麻醉与复苏学会的邀请,重症医学分会参加了俄罗斯重症医学大会,开启了“一带一路”的第一站。目前收到埃及、布里亚特共和国、欧洲埃尔索等众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热情邀请,他们均希望与重症医学分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

美国重症学会(SCCM)、欧洲重症学会(ESICM)还专门在他们的年会上开设了中国的专场,管向东主任委员代表中国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分别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的重症医学发展现状。鉴于对扩大重症专业全球影响力作出的巨大贡献,管向东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获美国重症学院Safar Global Partner Award ( S a f a r 全球合作伙伴奖) 。ESICM和中国重症医学同道发出最强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团队的“选择性特利加压素研究”发表在全球重症顶级杂志ICM (IF =15.008)并在主会场做了主题发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焰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获得2017ICM 三篇最佳论文之首,这些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重症医学的临床研究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准。

 

青委会工作

青年委员(青委)是学会工作的后备力量及主力军,2018年4 月青委会换届后,青委们立即投入全国重症医学大会的筹备工作,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青委主导的全国重症超声培训2018年开展了43期,培训基础班2300人次,其他班1000人次,护理400人次;超声发表SCI论文7篇, 中文12篇。送医送教下乡的基层行活动分别在不同的地区开展了4 期,取得热烈的反响。另外,青委们还开展了党建、科研、专题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继续教育及资质培训

5C资质培训一直以来是重症分会的亮点,坚持了十多年,开展超过100期,已培训学员超过2 万人次、师资200多人。第100期于2018年3月在厦门(5C第一期的举办地)举行,特别有纪念意义。2018年共举办了15期,培训3184人次,考核3184人次,合格人数2336 人,考核通过率达73.37%。2019 年5C培训计划开展15期,应“一带一路”国家要求,计划开设海外1~2期师资班。

由于重症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快,5C教材也需要随之更新。2018年底我们已经着手启动了教材、PPT和题库的更新, 预计2019年3月份就能使用新版教材。2018年我们还启动了ICU操作技术的资质培训,在全国年会workshop部分率先开展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资质培训,很受学员们欢迎。计划2019年全国年会取消workshop部分,全部改成操作技术资质培训,在全国推广普及规范化的操作技术。

 

重症医学年鉴及指南更新

重症医学分会自2010年开始组织全国精英、将每个年度重症医学会全球进展撰写成《重症医学年鉴》,至今延续了9年,每年年鉴都涵盖重症医学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已成为每个重症医学年轻医师手边的“红宝书”。2019年的年鉴编写工作都按照计划如期进行,预计在5月份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上与全国的读者见面。2018年更新了指南——《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并在多个地方进行了指南巡讲。

 

展望

2018年成绩斐然,新的一年已经来临,重症医学分会依然面临许多亟待完成的工作,我们应集中力量完成以下工作:(1)加强学科建设,为成立相应的学组积极组织, 争取中华医学会支持;(2)继续重症专业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建设开展工作;(3)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术交流;(4)努力推动提高重症科研水平,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最强中国声音。让我们全国的重症同道们携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5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