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周年凝心聚力 老年医学奋发图进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日期:2023-07-10 14:41:56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王建业 于普林 泰 周白瑜 浏览次数:

据调查,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有24 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有16 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分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勇担重任,在先后十届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创办学术杂志,积极投身老年医学教育、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国内外学习交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

 

学科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现代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起步时间与国际上差不多。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顺应世界潮流提出兴建我国的老年学与老年医学。1964 年11月23—28日,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这是我国老年医学一次划时代的会议,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我国现代老年医学诞生的象征与标志。1981年10月8—12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召开, 本次大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现代老年医学重新起步, 迈向突飞猛进的新时代。 

老年分会成立于1981年10月,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了53名委员,并为中国台湾省保留 1个名额,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当选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并继任第二届主任委员;第三届主任委员由解放军总医院牟善初教授担任;北京医院王新德教授任第四届主任委员;第五、六届主任委员为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第八届主任委员为解放军总医院李小鹰教授;第九届主任委员是北京医院于普林教授;第七届、第十届主任委员是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到目前为止,老年分会在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区市均成立了地方分会。 自1991年以来,老年分会先后成立了10个学组和2个协作组。1993年,老年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增设了7位青年委员,此后历届委员会都成立了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为学科的后续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多维度提高学科水平

创办学术杂志 

老年分会积极营造学术氛围,在老年医学领域先后创办了《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老年医学与保 健》《中国老年病杂志》等。《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由老年分会于1982年创刊,初为季刊,1992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改为月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先后经历了八届编辑委员会,第一届编委会于1981年组成,总编辑由北京医院陶桓乐教授担任。 在创刊10周年时,得到了叶剑英、 彭真等中央领导的肯定与鼓励; 创刊20周年时,吴阶平院士也题词鼓励。《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版杂志》由浙江医院于2014年创刊。 2018年5月,北京医院和Wiley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英文版Aging Medicine )创刊,为我国老年医学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提供了平台。 

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1982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老年学大会, 王焕葆、王士雯首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老年学术大会,其大会论文集中收集的中国学术论文仅有4篇。如今,国际上的老年医学大会,我国代表积极参会,并组织国际会议和相关论坛。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积极推进精品会议战略,提升整体会议质量和实际效果,成功组织召开了中国老年医学大会、 中华医学会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等品牌会议,以及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研讨会、议外,老年分会还积极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制定临床诊治规范,编撰专著教材

截至2019年6月,老年分会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其他兄弟学会制定了33部临床诊治规范,为临床工作者的诊治工作提供了根据和方向。同 时,多年来老年分会致力于老年医学的传播与发展,出版发行了数十本老年医学专著与教材。同时,老年分会关心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李小鹰教授组织全国老年医学专家编写了《老年医学规范化培训教材 》《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教材》《内科学老年医学分册》,于普林教授主编了 《老年医学》本科生教材第一版、第二版 。老年分会积极在医学院校推动本科生、 研究生开设“老年医学”课程并推动老年医学在线教育。此外,老年分会还按照国家名词委的要求,编写了老年医学名词。

 

学科建设驶上快车道

近年来,老年医学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这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学科的大力支持。

 研究所、科室不断增加完善 

继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了各地老年医学研究所。目前,较大规模的三甲医院都已成立老年医学科。2013年,李小鹰教授牵头拟定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基本要求”和“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标准规范各地老年病医院和老年病科建设。

 根据老年医学学科组成的特殊性及我 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010年9月21日受卫生部委托,王建业教授和李小鹰教授带领老年分会全体专家经过近3年的努力,制定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评分标准”,卫生部对申报的90余家医院基本条件进行了审查,按照评分结果推荐30 家医院纳入老年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范畴。 

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同意在北京医院设立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成立,使老年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康复护理与公共卫生政策、健康管理融为一体。2018年5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2016年7月,北京医院等6家医院又获批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心致力于在老年疾病防治领域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资源,推动临床研究,形成覆盖面广、 临床资源丰富、管理规范、稳定可靠的临床研究网络,建立完善临床研究高效、可行的运行机制和规范,从国家层面前瞻性、针对性地解决老年疾病防治中的关键医疗技术问题,推进我国老龄健康的科技 支撑工作。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采用“三级平台网络”构架:以北京医院为中心单位,与62家单位形成协同研究网络,其中包括21家协同创新核心单位,41家协同创新合作单位,覆盖全国 范围内老年医学的优势专科。 

国家战略引领科研方向 

老年分会在国家“九五”期间开展了对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期痴呆及帕金森病等重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截至目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高科技计划 、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攻关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专项(自2010年起)都增加了老年医学项目,极大推动了我国老年医学的蓬勃发展。2018年7月6日,北京医院作为牵头单位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指南。专项突 出“战略前移、关口前移”,以健康维持和健康促进为重点,为加快培育健康产业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

 

我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兴起迈向飞速发展,一代代老年医学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推动了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共创了老年医学辉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老年医学工作者应有更广泛的视野、更远大的目标,积极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共同谱写新时代老年医学的壮丽篇章! (供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执笔人:王建业 于普林 泰 周白瑜)(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