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赴维也纳参加第18届国际行为医学大会 | |||||
|
|||||
8月6—10日,由国际行为医学会(ISBM)主办,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承办的第18届国际行为医学大会(ICBM2025)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科学、教育和倡导推进全球健康公平”,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健康倡导者等6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共同讨论和促进行为医学的进步。 作为庆祝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系列活动,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组织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在内的59位代表参会,参会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中国专家在本次大会上,共作大会主旨报告和专题会报告32场,组织61篇论文交流和壁报交流。还专门组织了主题为“行为医学在中国”的中国专场。 8月6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国际行为医学会候任主席迈克·霍伊特教授主持了大会,国际行为医学会主席克里·谢尔曼教授致辞,大会邀请了1996—2025年历任国际行为医学会主席出席大会,表彰了为行为医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专家,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虞炎秋教授荣获国际行为医学会“早期职业奖”。 8月7日举办的“行为医学在中国”中国专场上,迈克·霍伊特教授、国际行为医学会秘书长玛丽亚·克莱因施泰贝教授出席并致辞。济宁医学院刘传新教授、浙江大学廖艳辉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王艺明教授、浙江大学张宁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杨雪教授围绕“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中国的成瘾研究”“抑郁认知功能机制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中国香港心理健康与行为健康研究”等作了专题报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和高度认可。 会议期间,刘传新教授、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秘书长高昶教授等还分别会见了克里·谢尔曼教授,迈克·霍伊特教授,玛丽亚·克莱因施泰贝教授,国际行为医学会2016年度主席丘斯特·戴克尔教授,国际行为医学会2020年度主席、维也纳大学乌尔斯·纳特尔教授等,向他们介绍了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和中国行为医学的发展情况,并就教育、科研、培训、人才交流等与国际行为医学会达成系列合作意向,同时申请尽快在中国举办国际行为医学大会,得到了国际行为医学会主席等的积极响应。 此次维也纳之行,不仅是一次学术的交融与碰撞,更是中国行为医学界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学术名片”,奏响了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时代强音。从59位专家跨越山海的奔赴,到32场主旨报告的智慧发声;从61篇论文交流的成果共享,到“行为医学在中国”专场的深度对话,中国学者以扎实的研究、鲜活的实践,向国际同行展现了中国行为医学在理论创新、技术转化与社会服务中的蓬勃生机。 当全球健康公平的号角在多瑙河畔回响,中国行为医学人始终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此次参会,不仅带去了中国经验——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调节机制到成瘾行为的本土化干预模式,从抑郁认知功能的机制探索到健康心理学的实践创新;更传递了中国担当,在全球健康挑战日益复杂的今天,中国行为医学界愿以开放姿态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以学术成果助力全球健康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行为医学力量”。 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的薪火,正通过此次国际盛会传递得更远、更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将继续以“科学、教育、倡导”为帆,以“全球健康公平”为锚,在深化国际交流中提升学术话语权,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专业价值,在守护人民健康中践行使命担当。我们相信,中国行为医学的明天,必将以开放姿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必将与世界行为医学的发展同频共振,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
|||||